2003-04-09 00:00:00 来源: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许多贪官纷纷落马,为人们所唾弃,但仍有不少人执迷不悟,在犯罪道路上愈走愈远而不自知。历史上,中国百姓一直敬仰、推崇清官。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清官廉吏。他们注重操守,志向高远,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其不但自身清正、家风严谨,而且执法严明、惩恶扬善,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现介绍古代清官廉吏的五则典故,为当权者鉴。
刘宠一钱 汉代刘宠担任会稽太守期间,清正廉明,洁身自好,从不收受贿赂和馈赠。他十分关心百姓疾苦,时郡内常遭水患,百姓流离失所。他变卖资产,带领郡内百姓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并变革时弊,狠狠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终使百姓安居乐业。离任时,郡内百姓自发排队相送,哭声数十里绵延不绝。为感刘宠治政廉明之恩,百姓自发凑钱百万相赠。刘宠推谢许久不允,只得挑选一钱接受。出山阴地界后,刘宠将此钱投入江中,时人称此江为“钱清江”。 苏章二天 汉代苏章为政清廉,执法严明,公私分明。其出任冀州刺史时,有老友在其属下任清河太守,因多有贪赃枉法行为,致民怨沸腾,纷纷上告。后其得知苏章为其上司,便设宴相请。席间清河太守陈述了二人平生的友好,并说:“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意即苏章为其保护伞)。苏章闻言称:“今日我与你故人叙旧,是私恩;明日我是冀州刺史,办公事。”第二日公堂之上,苏章对清河太守愤然作声:“你有二天,我亦有二天,上天不可欺,民心不可辱,岂能因私而废公?”遂将老友拿下,依律治罪。
苏琼三悬 南北朝北齐年间,苏琼受命担任清河太守。当时郡内官吏腐化,贪污送礼之风盛行。苏琼上任伊始,即向全郡告示,不接受任何名目的馈赠。不日,属下府丞送他鲜鱼,苏琼接受后悬挂在门边。府丞再送,苏琼仍将鱼挂上以示谢绝之意。时郡内有一八十余岁赵姓老者,仗着年纪大又以鲜鱼相送,苏琼仍将鱼挂在门梁,始终不吃。之后,但凡有送礼者,苏琼均以门梁的悬鱼相拒,以示不受之决心。后再也无人送礼给他,整个郡内贿送之风大大收敛。
杨震四知 汉代华阴人杨震,通晓经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他曾推荐“贤人”王密做昌邑县县令。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说“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一时传为美谈。
司马五规 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是继王安石之后的著名政治家,官至宰相一职。他虽居高位,但一生崇尚俭朴,不喜奢华。他时刻注重严于律己,慎言慎行,同时告诫家人俭则久,久则平,平则稳,其在所著《训俭示康》一书中提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治国持家名言。宋仁宗年间,他在朝知谏院任职,即提出为政为官五规:“保业、惜时、远谋、谨微、务实”,要求各级官吏关心百姓疾苦,珍惜时光,眼光远大,谨慎从事政务,为朝庭和百姓做实事,保证了北宋前期吏治的清明和政治的稳定。
深厚的华夏文明孕育了历史上无数的清官廉吏,先贤们清正廉明、高风亮节的情操,正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纪晓岚
纪晓岚年表: 纪昀,字晓岚,号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世称茶星、纪河间。谥文达。雍正二年六月十五日午时出生于......
纪晓岚传略: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始迁来献县......
纪晓岚生平:中国的清代,有一位在正史和野史中都很炫人耳目的人物,他不仅在正统的史传中占尽风光,而且在民间也有很好的口碑......
纪晓岚简史:昀学问渊通。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
于谦
正统六年,于谦上疏:“各府州县应于每年三月前上报缺粮的贫困户,及时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责成监察官员经常稽查。”。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决堤岸。于谦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连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了。
当时,杨士奇、杨荣、杨博主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手去,好心人劝他说:“你不带金银入京,也应带点土特产送一送啊。”他举起袖子笑笑说:“谁说我没带东西呢?你看我不是带了‘两袖清风’吗?”并口占一首《入京》诗以明心迹: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仅为殃。
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