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是由于咀嚼肌反复收缩,上下牙齿相互碰撞发出声响引起的。咀嚼肌收缩受三叉神经控制,三叉神经兴奋后,会导致咀嚼肌收缩,就出现了磨牙现象。
磨牙症患者,确实有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使颌骨肌肉张力过度。如情绪紧张、忧虑、对磨牙症有担心或恐惧心理等。有这样的症状应解除其思想顾虑,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有重要作用。消除紧张情绪,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心胸开阔,合理安排工作,必要时口服安定片,每日1-2次,每次一片。还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晚餐不宜吃得过饱,睡前不作剧烈运动,特别是小孩应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小儿患有蛔虫病时,蛔虫所产生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被人体吸收后,会出现一些神经的症状,磨牙就是其中的症状之一。因此,若发现小儿患有蛔虫病时,则应使用驱虫药物,中药使君子、苦栋根皮、槟榔等,都是杀虫的功效最好。
1.白天时让嘴保持在健康的休息状态,即让牙齿维持松弛,最好是嘴唇相合,牙齿相离
2.咬苹果或生萝卜等东西使上下颚疲劳,可镇定嘴巴
3.磨牙与压力最有关系,因此放松心情是最好的办法
4.减少咖啡因与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
5.洗温水澡,款待自己
6.学习放松的方法,例如冥想或渐进式放松
原因主要有六种:
(1)神经紧张,心理焦虑,抑郁,愤怒等心理因素;
(2)胃肠道疾病,内分泌紊乱也可导致此;
(3)过度疲劳,从事精细工作者,如运动员,钟表匠等;
(4)体内缺乏微量元素易患此症;
(5)长期磨牙形成的习惯性磨牙症;
(6)工作压力大,身体劳累,长期生活不规律导致磨牙现象;
儿童的常见原因:
1,肠内寄生虫病,尤其是肠蛔虫病,在儿童中相当多见;
2,胃肠道的疾病,口腔疾病;
3,临睡前给小儿吃不易消化的食物,这样在宝宝睡觉后都可能刺激大脑的相应部位,通过神经引起咀嚼肌持续收缩;
4,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运动性癫痫,癔病等;
5,小儿白天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或情绪紧张等精神因素。
6,缺乏维生素,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夜间磨牙。
7,牙齿排列不齐,咀嚼肌用力过大或长期用一侧牙咀嚼,以及牙齿咬合关系不好,发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也会引起夜间磨牙,而且,牙齿排列不整齐的孩子,他的咀嚼肌的位置也往往不正常,晚上睡眠时,咀嚼肌常常会无意识地收缩,引起磨牙。
8,另外,孩子8--11岁换牙期间,因为牙龈发痒,很容易产生轻微的磨牙现象,这期间轻度磨牙属正常现像,如果比较严重就需要治疗了,过了这个阶段,通常会自行消失;
9,孩子情绪和生活规律的影响,现在孩子通常学习比较紧张,压力大,同时还有不少孩子在晚间看惊险的打斗电视,入睡前玩耍过度,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磨牙,另外,如果因某件事情长期受到爸爸妈妈的责骂,引起压抑,不安和焦虑,也会出现夜间磨牙的现象。
不一定,也可能是缺钙
晚上睡觉磨牙的人,是因为肚子里有蛔虫?其实原因没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