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的分布和岩相学

2025-04-04 03:31: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北京西山南大岭组中基性火山岩,虽然研究历史较长,但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才确定是一套基性火山岩。南大岭组为北京地质学院 ( 1961) 在北京门头沟地区南大岭所建,原称 “辉绿岩”、“辉绿岩组”、“京西玄武岩”和 “西山玄武岩”等。南大岭组火山岩主要沿着断裂带局限分布,岩性主要为粗面玄武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安岩等。早期以大规模的溢流相基性玄武岩岩为主,夹少量凝灰质砂岩、页岩; 晚期以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为主,主要为安山质成分,其次为熔岩及集块角砾熔岩。

由于受到燕山期岩浆-构造热的作用影响,周口店岩体附近的北岭南大岭组中基性火山岩都经受了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但基本保留有原岩的结构构造、矿物假象和残余原生矿物。王人镜和金元 ( 1990) 研究认为,北岭南大岭组中基性火山岩实际是低级区域变质成因的细碧岩,其原岩主要是辉石玄武岩、橄榄玄武岩等基性火山岩。

分布于门头沟区王平镇北 800 m 公路边的南大岭组中基性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呈暗绿-灰黑色,斑状结构和块状构造,其中斑晶含量为 10% ~25% ,主要为斜长石 ( 粒径为3 ~ 5 mm) 、单斜辉石 ( 3 ~ 4 mm) 和少量角闪石 ( 2 ~ 3 mm) ,斑晶中见轻微的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 基质含量变化在 75% ~90%之间,间隐结构,主要由隐晶质和细晶长石、辉石和少量的不透明金属矿物组成。而产于门头沟区清水涧北约 1 km 的南大岭组中基性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安山岩,呈深绿-暗绿色,斑状结构和块状构造,部分表现出由岩浆流动导致的定向构造; 斑晶含量为 15% ~ 30%,主要由斜长石 ( 少量钾长石,0. 5 ~ 2. 0 mm) 、单斜辉石 ( 0. 5 ~1. 0 mm) 和角闪石 ( 2 ~4 mm) 组成,其中角闪石斑晶含量较玄武岩明显增高; 基质含量 70% ~85%,间隐-间粒结构,主要由隐晶质和细晶的长石、辉石和角闪石以及少量不透明金属矿物组成 ( 李晓勇等,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