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为原国家建材局1993年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非金属矿物材料应用基础理论、分析测试、加工技术及开发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研究所设2个研究室:矿物晶体化学与矿物功能材料研究室、环境矿物材料与工程研究室。现有研究人员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6 人。
矿物材料与应用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金属矿物应用基础研究、物理化学性能研究、加工工艺与制备技术研究等。涉及矿物粉体材料、生态环境矿物材料、矿物材料的生物作用、功能矿物材料、纳米矿物材料、生物矿物学、合成矿物材料、非金属矿开发与利用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特色是以矿物晶体化学、应用矿物学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分析测试研究方法,将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国民经济需要相结合,从非金属矿产的优良物理化学性能和应用出发,深层次地研究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应用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从适用国民经济对非金属矿产资源和性能的要求出发,研究非金属矿物的应用特性及其提纯、改性、改型、纳米化等功能化处理与加工方法;从而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提供优异性能的矿物材料研究和加工工艺技术成果。
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有着长期非金属矿教学、科研经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万朴教授的带领下,提出了非金属矿开发过程中的“地质体综合利用”、“非金属矿物材料”等研究思想,提出了“非金属矿物超细效应”、“纳米矿物材料”、“生态环境矿物材料”、“矿物材料工程”等新概念。与中国地质大学等兄弟院校合作在全国率先培养出应用矿物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并创立、开办了“矿物岩石材料”本专科专业。相应的研究成果和学科专业建设经验在全国有关地质院校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矿物岩石材料学这一新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建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从非金属矿物和岩石的优良理化性能研究入手,在高岭石、蛇纹石及尾矿、蛇纹石石棉、水镁石、蛭石、云母、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粘土、膨润土、煅烧高岭土、重质碳酸钙等典型非金属矿物岩石的应用矿物学及其深层次开发加工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系列成果,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利用的理论研究体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所建设了研究型实验室:包括应用矿物实验室、环境矿物材料实验室、粉体材料与工程实验室及矿物粉尘/(生物)系统实验室。学校设有分析测试中心、非金属矿加工实验室、矿物材料(制品)检测实验室等。
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以应用矿物学研究、非金属矿产开发与矿物材料研究为突出特色,推进非金属矿产为主的矿产普查、勘探、开发,与国民经济更广泛领域相结合,促进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开发高附加值非金属矿物材料制品,这对建立资源集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推进非金属矿产开发与矿物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建立矿物材料学科体系及非金属矿物材料的深度开发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 邮编:621010
电话:(0816) 2419276 传真:(0816) 2419196
邮箱: tjpeng@swust.edu.cn 负责人:万朴(所长) 彭同江(常务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