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书
中国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又称正书、楷书。字形方正,
笔划平直工整,是在汉末八分书(见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成
的新书体。这种书体三国时已通行全国,世传魏初钟繇为真书之祖。隋唐以后真书在书法风格上有了新的发展,代表作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真书和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真书一直作为正体字沿用至今。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大篆(金文)
青铜器铭文
佚名
秦以前
篆
书
泰山刻石
李斯
秦公元前219年
隶
书
褒斜道刻石
佚名
汉公元63年
草
书
草书状
索靖
晋公元239—303年
楷
书
宣示表
钟繇
三国公元151—230年
行
书
兰亭序
王羲之
东晋公元303—3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