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
严格的说,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而不能笼统的说成“学不可以已”。
整篇文章是对“君子”而言,说“君子”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可也。但要知道“君子”是儒家主张的一种品格人的人。与小人相对,某种程度是也与庶人众人相对。而荀子是儒家的大师,教导学生人生追求由“君子”而至于“圣人”。这也正是儒家的人生要求和人生追求——君子首先是一种人格要求,而圣人则源于“知明”后的行为自觉。
所以,只有明了儒家“君子——圣人” 这层对人生修为的要求的关系,才能更好的理解荀子《劝学》这篇文章。
《劝学》的中心论点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学不可以已。直接提出
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意义重大,所以不能停止;二是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就必须不停地学习。
《劝学》的中心论点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学不可以已。直接提出
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意义重大,所以不能停止;二是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就必须不停地学习。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