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4-11-29 19:58: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科技活动是一项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动手实践到探究讨论,以及感受成功的结果,情感动力都推动着学生自发的求知欲。因此采用科技活动方式的科学教育是当前课程改革切入口的捷径之一。
  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科技辅导员必须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科技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和方法。经过不断的摸索,我认为:要想深入持久地开展好科技教育,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必须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给每个学生创设参与科技活动的氛围,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坚持将科技教育有机地融入各科教学,追求“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创特色。以科技教育为龙头,以活动课为突破口,广泛地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
  一、通过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是凭空地胡猜乱想,必须依附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实践证明,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产生新思维、新方法的机会就可能较多。否则,离开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简直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我们的作法是:
  第一,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探究活动
  1)从问题、小课题方式入手,尽可能引用自然科学教育(理科)的探索、研究模式和文化艺术教育(文科)的体验、感知模式。
  2)尽可能采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事与物为探究小课题形式,模拟科学家工作状态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3)尽可能采用综合性方式,即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既接受思想教育,又能够获取知识,同时还获取实践技能。
  4)打破时空限制,不受常规课时间、形式限制,多采用活动、讨论、调查等形式完成教育内容。
  5)强调学生模拟科学家的工作状态,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收集、整理、假设、制作、实验、验证、讨论、比较、分类、分析等操作获取直接的科学探究实践技能。
  第二,根据教学情况,多联系生活中的实例,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加强对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 “校本教材”的训练。
  第三,要有计划地开展整合课探究性课题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到大自然中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才干。这样,才能使学生创造性地组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活动,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性是没有等级的,学生发明一种新游戏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样,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经历学习的过程,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从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是当前小学科技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师在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和张扬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因素,并以此作为“引导点”,引导启发创新思维。
  二、通过科技活动点燃学生智慧火花
  实践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发明创造”更多的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1、在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个个稚嫩的“为什么”我非常愿意及时地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让自己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满怀“童心”地共同寻找“为什么”的答案,揭示了知识的奥秘,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让学生在解决“为什么”活动中将动脑、动手、动口结合起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发明创造。
  2、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结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小发明”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通过科技实践活动,不仅向学生传授了学科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不怕失败与挫折的品质。使他们将教学活动中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改善生活,进行发明创造;反过来孩子们在发明创造活动中又学到了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学会了像科学家那样不屈不挠地探究学习。
  三、通过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创新热情
  心理学研究证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和普遍的东西。创新能力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用恰当的方法把它引导出来。因此,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只要你善于观察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你一定也能够成功。人人都是摇篮中的伟人。”那么,如何通过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创新热情呢?
   1、活动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精神对待学生 民主的教育环境是创新能力挖掘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发明创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鼓励“发明创造”就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能自由地思考、想象、发问;对学生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对学生的异常思维要奖励;即使对于一些错误的设想也不要简单否定,而是尽可能引导他们用实践检验。只有这样,学生创造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2、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
  1)指导科技论文和科技制作
科技论文和小制作,一方面教师拟定题目,这些题目可以是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另一方面也可由学生自行选题。组织的形式采取点、面结合,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挑选立意新、有深度的作品,举办论文答辩会和小制作展示会,并给予奖励。特别好的,经教师修改后,推荐到有关刊物发表和参加市、县青少年科技论文和发明创造比赛。
  2)组织各种比赛和讲座我们组织的竞赛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类:
  (1)科技知识竞赛。这种竞赛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以科学普及为主,学生的参与面广,参赛者通过思考、解答问题,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2)制作竞赛。以设计、动手为主。我们曾先后举办了“车模、船模、建模比赛”、“橡筋飞机留空比赛”、“太阳能制作比赛”、“机器人比赛”等。
  (3)操作竞赛。例如计算机操作竞赛,遥控车,线控机器人操作竞赛等,对这种比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此外,我们还经常举办一些科技讲座,例如天文知识、航天知识、机器人系列讲座等。 4、通过科技活动培养学生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一种观念;每一科知识都会随时增添新的内容,每一项技术,也都有更完善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一生中有无尽的机会可施展才能与智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早就在他的《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总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人的潜能,发展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是当今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教师不仅要积极地教,更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和适应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把“要你学”变为“我要学”;还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教师提供的一切认知材料通过积极、自觉的思维转化成自己的东西。科技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突破课本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最新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