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转化为醇:
CH₂=CH₂ + H₂O = CH₃CH₂OH
醇转化为醛:
CH₃CH₂OH + CuO = CH₃CHO + Cu + H₂O
醛转化为羧酸:
CH₃CHO + 2Cu(OH)₂ = CH₃COOH + Cu₂O + 2H₂O
醇类化合物受羟基的影响,存在分子间的氢键,在水中还有醇分子和水分子间的氢键。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与相应的烃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熔沸点比较高,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等。
由于羰基的极性,因此醛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类及醚类高。但由于羰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因此沸点较相应的醇低。
扩展资料:
化学性质:
醇的酸性和碱性:
醇羟基的氧上有两对孤对电子,氧能利用孤对电子与质子结合。所以醇具有碱性。在醇羟基中,由于氧的电负性大于氢的电负性,因此氧和氢共用的电子对偏向于氧,氢表现出一定的活性,所以醇也具有酸性。
醇的酸性和碱性与和氧相连的烃基的电子效应相关,烃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醇的碱性越弱,酸性越强。相反,烃基的给电子能力越强,醇的碱性越强,酸性越弱。烃基的空间位阻对醇的酸碱性也有影响,因此分析烃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醇羟基中氢的反应:
由于醇羟基中的氢具有一定的活性,因此醇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氢氧键断裂,形成醇钠和放出氢气。由于在液相中,水的酸性比醇强,所以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没有水和金属钠的反应强烈。
若将醇钠放入水中,醇钠会全部水解,生成醇和氢氧化钠。虽然如此,在工业上制甲醇钠或乙醇钠还是用醇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设法把水除去,使平衡有利于醇钠一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羧酸
以乙醛为例
哥要采纳率!!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醇基、-OH
醛基、-CHO
酸基、-COOH
酯基、-C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