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说 讲了他受历代文人欢迎、死后被封文忠公的谥号
第二章 出生在眉山
第三章 童年
第四章 参加科举考试
第五章 父子三人受重视
第六章 在凤翔做官 几个有关神鬼的小故事
第七章 王安石变法
第八章 介绍王安石和苏轼的关系和故事
第九章 苏轼受到弹劾
第十章 兄弟两人的感情
第十一章 在杭州做官时认识的诗人、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 写抗暴诗
第十三章 修黄楼
第十四章 乌台诗案 逮捕与审判
第十五章 在东山居住为农
第十六章 写赤壁赋
十七章 练瑜伽 炼丹
十八章 浪迹天涯 四处同友人游玩
十九章 太后恩宠
二十章 苏轼的画
二十一 谦退 主动请求做小官
二十二 又到钱塘 搞水利 赈灾
二十三 为官之道 百姓朋友
二十四 又遭贬官
二十五 被贬岭南
二十六 过着仙人般的生活
二十七 被贬海南
二十八 回京途中去世
19.选文第一段交待了徐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具体环境,丰富的物产和自然风光。(2分)交代这些方面的特点为下文写苏东坡苦心治理水患和创作大量作品埋下了伏笔。(2分)20.(1)平实;(2)准确;(3)概括;(4)大量使用数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21.(1)王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用以反衬苏东坡治水方面的突出才能。
(2)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被他劝回。用以说明苏东坡有一定的影响力。
(3)禁卫军在他的恳求下欣然相助。说明他的行为富有感召力。
(4)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表明他的治水卓有成效。(答出两点即可)
22.突出表现:奋不顾身,不顾个人安危;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有超人的智慧与才能
(2分)(答出两点即可)
思想根源:关注民生疾苦,为国家分忧解难。(2分)
认识:(略,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本上所学的关于苏东坡的相关内容,扣住思想根源的某一个方面,表达出自己对这种思想根源的正确认识,语言通顺即可)
不是苏轼是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