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物类别较多,各种降压药物作用机制不一样,针对不同病人来说同一种药物可能降压效果不一样,另外降压副作用复杂,服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般来说西药副作用明确,注意避免的情况下建议西药治疗,中药重在调理,成分复杂,副作用尚不明确(一般不建议高血压急症服用中药)并且中国的高血压指南也以西药为主,以下仅供参考:
1、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痛风患者禁用。保钾利尿剂可引起高血钾,不宜与AcEI、ARB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袢利尿剂主要用于肾功能不全时。
2、B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对心肌收缩力、房室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例如氨氯地平;拉西地平和乐卡地平;缓释或控释制剂,例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尤其使用短效制剂现一般不建议使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和福辛普利等,不良反应主要是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血钾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血肌酐超过3mg患者使用时需谨慎。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
地沙坦和奥美沙坦。禁忌证方面与ACEI相同,但不引起刺激性干咳。主要这五类,上述药物总体来说,我的临床经验是老年人钙通道阻滞剂与利尿剂降压较强效,青年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较强效,B受体阻滞剂总体来说稍弱,故我看降压还是在心血管内科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谢谢。
降低血压一定是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因此选择降压药不能看降压效果快慢,要注意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 服用药物降压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多,病人往往因不能适应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压而感不适,且有导致脑、心、肾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可能。 我们能够买到的降压药物都是西医制剂为主,一定要从小剂量服起,逐渐增加量,稳定疗效后尽可能的维持最小量以减少副作用。 灵芝有通畅血液,改善体质,清除体内淤积的疗效,平时可以喝灵芝口服液,不仅帮助降压,还能消除药物毒性,修复身体损伤,实现健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