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中的“关山”在哪里啊??

2025-04-14 06:29:0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通鉴·唐纪》载唐宪宗元和七年李绛云:“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

  南 园①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请君暂上凌烟阁,③
  若个书生万户侯?

  【作者】
  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郡望陇西,家居福昌之昌谷,
  因称李昌谷。其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故因避父讳不得考进士,仅
  任奉郎小官,愤懑不得志。其诗多感进伤逝之作,或寄情天国,或幻念鬼境,
  世称“鬼才”。尤擅乐府歌行,词采瑰丽,意境奇特,富浪漫色彩。绝句多抒
  写不平之感,笔意超纵。有《李长吉歌诗》,《全唐诗》存诗五卷。
  【注释】
  ①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其《南园》组诗十三首,写当地景物和杂感,
  此为第五首。 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通
  鉴·唐纪》载唐宪宗元和七年李绛云:“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
  ③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643)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
  阁。

  【品评】
  前两句用反问语气,“何不”直贯下句,从语法结构看,两个诗句连接起来是一个完整句子: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后两句又用反问语气,“请君”直贯下句,必须一口气读到底:请君到凌烟阁上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
  结合两问,看起来这位“书生”不再想当书生, 而是投笔从戎, 谋求以“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军功封万户侯了。这里面,当然有削平藩镇、实现统一的责任感。但对作“书生”没有出路的愤激之情,也表现得很强烈。在那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岁月里,一般地说,拿笔杆子不如“带吴钩”。何况李贺这位书生连考进士的资格也都因父亲的名字中有个“晋”字而被剥夺了呢?然而要立战功也并不容易。他反问道:“何不带吴钩?”那么,究竟“何不带吴钩”呢?以两问成诗,声情激越,为七绝创作别开生面。

回答2:

要了解这个关山,我觉得首先得了解李贺这首原诗的含义:

晚唐诗人李贺诗《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整首诗的意译应该是:好男儿为什么不带上吴钩宝刀,收复失去的五十州的江山。让(自己的)画像奉在凌烟阁里,作一番丰功伟业哪怕为国捐躯。

唐朝,一些开国功臣的画像都由名家阎立本画来供奉在李世民时期造的“凌烟阁”里,所以建功立业“画像上凌烟阁”是世受文人墨客们推崇的

李贺时代,正处在晚唐时期,根本没有一个什么关或者什么山能有50个州的,但当时黄河南北被藩镇割据了五十余州。所以我觉得,这里,“关山五十州”指的是被外敌藩镇割据的50州大好河山。此处的“关山”是虚指,指的是江山国土,其实很多古代文学作品里都用”关山“来泛指的

回答3:

崤山和函谷关

回答4:

真的假的?不是不相信楼上,只是能说得更详细一点么?
或者请说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