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当如何进行内部控制设计

2025-03-31 09:55: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合理的设计一程序、方法及人员安排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设计,应当在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分解的基础上,遵循自上而下的设计程序、风险导向的设计方法及相互协调配合的人员安排。 一、分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进行内部控制设计,首先需要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分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整合了治理层次、管理层次、作业层次的控制体系,既包括股东、经营者、管理者等不同层次的主体,也包括不同层次的控制目标和活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6)中指出公司内控制度应力求全面、完整,至少在公司层面、公司下属部门及附属公司层面和公司各业务环节层面作出安排。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一一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2007)中也指出企业内部控制应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和各项业务环节。笔者认为,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设计时,可以将内部控制系统划分为公司层次和业务活动层次的内部控制。由于公司下属部门及附属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公司层面对公司下属部门及附属公司的管理控制制度方面、公司下属部门及附属公司的业务活动环节控制方面,......(本文共计1页) [继续阅读本文]

回答2:

  一、重点控制的原则
  有效的管理控制必须重点突出。首先,必须挑选出关键的目标进行控制,而且仅当这些项目的偏差超过了一定限度才予以调节或控制,可以利用ABC分析法和例外原则等工具找出这些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并设立预警系统或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二、适时控制的原则
  管理者应该注意提高控制的预见性,及时纠偏,防患于未然。为了避免时滞所带来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采用前馈控制,减少实际绩效与目标的偏差。
  三、适度控制的原则
  避免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考虑控制的经济性;加强自我控制。
  四、弹性控制的原则
  企业要制定汤性的计划和弹性的衡量标准,要求一切控制从实际出发,设计良好的控制系统。
  五、客观控制的原则
  有效地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企业实际的,主要包括控制标准的客观性和实际绩效评价的客观性两个方面。
  要进行客观控制,管理者首先要建立客观的计量方法,把定性的内容具体化,尽量避免个人偏见和成见;控制标准和工作绩效评价的表达要根据操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和接受,有利于提高控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