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动力地质灾害分区

2025-04-05 02:02:3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根据内动力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主要构造体系的条块分割与其中的活动构造体系的控制作用,将我国分为3大灾害区、5大灾害构造带(图3-3),概述如下:

图3-3 中国内动力地质灾害分区略图[10]

1.纬向构造带(Ⅰ)

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Ⅰ1);昆仑-秦岭纬向构造带(Ⅰ2);南岭纬向构造带(Ⅰ3)。

2.经向构造带(Ⅱ)

银川-昆明经向地震构造带。

3.新华夏系构造带(Ⅲ)

东南沿海地震、地热构造带(Ⅲ1);长春-广州地震、煤瓦斯突出、冲击地压、钻孔套损、构造地裂缝、热害构造带(Ⅲ2);兴安岭-雪峰山煤瓦斯突出、构造地裂缝火山、地震构造带(Ⅲ3)。

4.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控制的内动力灾害区(Ⅳ)

东北钻孔套损灾害亚区(Ⅳ1);华北地震灾害亚区(Ⅳ2);华南煤瓦斯突出亚区(Ⅳ3);南琼亚区(Ⅳ4);台湾多种严重灾害亚区(Ⅳ5)。

5.西域系构造带(Ⅴ)

东准噶尔构造带(Ⅴ1);天山-祁连山构造带(Ⅴ2)。

6.西域系、河西系控制的灾害区(Ⅵ)

7.青藏反“S”型构造带(Ⅶ)

河西走廊南山-冷龙岭北缘断裂构造带(Ⅶ1);柴达木北缘断裂构造带(Ⅶ2);阿牙克木湖-冬给措纳湖断裂构造带(Ⅶ3);曲麻莱-康定地震断裂构造带(Ⅶ4);喀喇昆仑-唐古拉山地震构造带(Ⅶ5);冈底斯山地震构造带(Ⅶ6);喜马拉雅山地震构造带(Ⅶ7)。

8.中国西南部反“S”型控制的强震发育隆升区(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