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和谐的班级气氛。 环境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一个和谐的班级气氛,学生对班集体的生活有压抑感,其个性品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发展。我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竭力倡导一种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气氛。首先,我要求学生不要怕教师、要敢于对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敢于同教师就不同意见和看法展开争论,谁对听谁的。其次,我倡导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地、认真负责的评价班级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评价校内的一切事情,做学校、班乱雀陵集体的“小主人”。再次是不训斥、讽刺、挖苦学生。无论哪个学生犯了错误,我都坚持而不是以“权”压人。最后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倡导学生之间互助友爱,培养学生在友爱、和睦的气氛中形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好品质。 二、坚持民主管理。 班集体中,民主氛围浓厚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在班级中实行民主管理,就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班级管理,做班集体的主人。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利于改变过去那种班级工作仅仅哗戚依靠少数班干部、积极分子的状况。我在班级日常工作中,班里的大小事均由学生充岁老分讨论后再作决定,人人都可以充分发表意见,谁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一经形成决定后,学生们都自觉服从和遵守。如班级工作计划,班级建设的近景、远景目标,制定前都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班队干部的产生,三、好学生的人选,均让学生充分酝酿,最后集中进行差额选举,教师从不包办代替。 三、发展兴趣爱好。 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这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的个性气质、能力、性格、生长的环境各不相同,因而兴趣爱好也差异颇大。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爱画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我在班上组织了数学、语文、美术、音乐、写字、体育等不同的兴趣班小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同时还鼓励学生自己组织各种样的活动,如童话故事比赛、数学知识竞赛、剪纸比赛等。各兴趣小组的负责人由学生轮流担任,开展活动时互教互学,能者为师。各小组人员之间可以随时流动。这些做法,既活跃了班级生活,满足了学生需求,同时也为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四、“解放”学生 教师应“解放”学生的身心,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因为人只有身处自由和氛围当中,才能充分发挥个性、潜能,促使学生们能独立思考和创造。教师只有冲破传统教育的桎梏,“解放”学生的身心,使他们的身体、心理得到自由健康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善于用脑、善于干、善于观察、善于说,为学生的个性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思想和成长的环境,个体的差异造成了他们的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已读书,自己感受事物,独立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在思考中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教师应把学生当作不以自已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更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强加于学生,强加是加不进去的,还会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然而然的抵制或反抗。教师死死地抓住不放,这样往往会造就许许多多唯唯诺诺的“鹦鹉”,是“母强子弱”的典型症状。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是自由的、有活力的、善于思考的,就像天上的小鸟在天空中翱翔。尽管学生学习的时候需要安静,但安静本身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充满活力,有激情、能够飞快的奔跑。如果学生已经被教师管得一动不动了,下课也不跑出去玩耍了,对事物失去了探索的兴趣,那这种教育方式是应该否定的。 五、宽容自已的学生 一个人只有在一个宽容的、平等、民主、和谐的社会气氛中,才能想自己所想、干自己所干。宽容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应摆脱师道尊严的观念,以宽容、平等、和善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从成长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处理现有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有宽容精神的人是某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不会对他人太多的挑剔,不会对他人喋喋不休地抱怨。宽容对所有的人来说非常重要,但对于为人之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们天真、纯洁、可爱,他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总像刚刚学走路的时候,不断地学走不断地摔倒,最终学会跑步。所以我们为人之师,应当要有耐性,有一种宽容的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允许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不断犯错误,这样的犯错像他们学走路一样不断地摔倒,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应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而且积极引导学生。学生无论何种问题的提出,都应当合理解释和引导。教师容忍学生的创造性错误,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为学生创设一种安全、轻松、民主自由的氛围,使学生敢想、能想,乐学、愿学、会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多角度地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学生个体因为不同成长环境和自身生理生长不同,他们在学校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存在的问题五花八门,但又有各自的优点,教师只有不断对学生问题进行包容和有效梳理,让学生在心灵上对老师产生一种安全的亲切感,学生的求知欲望会在问题的良好解决中得拉升。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这一点。刚迈上讲台的时候,我经常遇到学生成绩差、不做作业、经常迟到、上课讲话、打架、搞破坏等问题,当时的做法是动辄训斥、指责、辱骂学生,但收到的效果并不好。有些学生的心性还不成熟,我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对,学生虽然在老师的训斥下认识了错误,但过不了多久,问题再次出现。在一段时间内,这种现象不断地促使我分析和思考。后来经过新课程标准及远程教育的学习,我不断地改变教育方式方法,悟出了一个道理:对待自己的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要有一颗仁慈宽容的心,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学其间的学生,对待事物往往比较敏感和丰富的,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对他们个体产生深刻影响。我们要利用他们的特性,多点给予表扬,少点批评;多些肯定,少些否定。实践证明,优秀的学生是表扬出来的,而优秀的学生同时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学生。 总之,随着课堂改革、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了会随之改变,教学理念也会不断更新。而依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良好个性品质,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教育学生
(二)在教学中,我们主要可以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着手,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很深的感染,学生对数学老师的崇敬之情,往往会氏芦促进他们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形成其他方蠢核哪面的良好带码个性品质。
尊重孩子的身心发育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如孩子不适合做奥数题,就别强逼孩子去学,因渣简告为如明如咐派果孩子跟不上,就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要注意让孩子置身于水平相当的学习环境中,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既不至于因同伴太过优秀而产生压抑和失落感,也不至于因同伴太差而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