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裾和直裾从造型,功能和历史上有什么区别?

2025-04-13 06:30: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曲裾袍
先秦时期的深衣,发展到汉代,成为曲裾袍。曲裾袍是汉代男女都穿的一种流行服装。它的特点是采用较低的交领,穿的时候要故意露出里面所穿衣服的几层不同的领子,时称“三重衣”;此外,衣服的襟裾边饰秀丽,随曲裾盘旋缠裹在身上,成为一种流动的装饰;曲裾袍衣长曳地,行不露足,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征。
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字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按汉帛幅宽约50厘米计算,做一件曲裾丝绵袍需用帛32米,折合汉制十四丈,比直裾式丝绵袍多用帛百分之四十。
东汉时期“曲裾袍”因不便行动以及废料,为“直裾袍”所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