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一直以来北京的郊外都是风景名胜之区,湖泊罗列,泉水充沛,山水衬映,层峦叠嶂。因此历代王超皆在此营建行宫别苑。
三山所指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五园不包括静宜园、清漪园、静明园,而是另指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者合称圆明园)和畅春园、西花园(两者合称畅春园)这五座园林,因此“三山五园”实际上包括八座园林。
另外一种说法则将畅春园排除在外,认为圆明园三园及圆明园附属的另外两座:春和苑和熙春园才是“五园”,因为五园及三山都是供皇帝游幸的,而畅春园是皇太后居住的。 而三山五园最早的记录是在英法连军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年,《卜竹斋文集》中有写“九月初,夷人烦五园三山,圆明园内外胜景,悉成微烬矣。”这句话就是最早关于三山五园的记载。所以还有最后一种说法认为三山五园应该为: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圆明园、畅春园。
无论三山五园到底是哪几个,都是我们国家历史遗留的瑰宝。不仅风景优美,建筑气势磅礴,更是象征着我们国家古代工匠的完美技艺。也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园林!
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统称为“三山五园”,比较通行的说法,三山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五园指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
三山分别是:万寿山,香山,玉泉山。
五园分别是:圆明园、精明园、静宜园、清漪园。
所谓“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万寿山和玉泉山;五园是指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以及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