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强服务意识
我国加入WTO后,医疗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医院护理人员的培训已不仅限于基本技能的提高,还应通过培训使护士人员了解护理工作的宗旨、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强化“病人可以没有一院,一院不能没有病人”的竞争意识,树立“护理一个病人,交上一个朋友”的人文思想,努力提升“留住一个病人、扩大一方影响,赢得一个满意、吸引一方市场”的服务理念,从而转变护理服务模式,探索个性化的护理。通过培训,培训对象增强了主动服务的意识,能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服务在病人未开口之前。
2提高专业知识的技能水平
在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培训对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根据培训的目标,将目标分阶段分解细化实施,使培训对象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始终运用“切香肠技巧”,教育培训对象不要急于求成想一次性吃完整条香肠,而是把香肠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慢慢吃。制订的护理理论和操作考核方法对培训对象起到了督促和指导作用。
3.提高工作和学习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轮转科室较多,为了适应新的工作,必须尽快熟悉病区的人员、环境、布局、物品放置,工作日程与安排等;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养成了虚心学习,多看别人长处以取长补短;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学会了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使他们深深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离不开学习,从而利用业务时间参加自学考试,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以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4.提高沟通的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注重培训对象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沟通的方式、沟通的技巧等做好护患、护护、医护之间的沟通,通过有效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防止和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总之,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完善护理规范化培训体系,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眼中的规培:即一般情况 只有医院、且只有大医院、且只有中国的大医院才会有这种为廉价劳动力造得一个名正言顺还特别光鲜亮丽的名称。
医院表面上的规培: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为下级医院输送优秀人才,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
实际上的规陪:简单的活儿,难得活儿,都有你,因为你是培训的,你要好好学;
发节日的钱、绩效奖金(一种近似按劳分配的钱)、休息、尊重、甚至实习生的尊重,没有你,因为你是培训的,可以忽略你;
医院会告诉你,你好好干,表现好了,医院会要你,其实是狗屁,只是想让你安心干活,因为你也许并没有参加医院或者人事局举办的编制考试,也没有局长爸爸,主任妈妈,所长舅舅。
规培,就是为了过了实习期,又始终没有正式编制,的可怜的孩子留的;大医院有弱弱的实习生,够烦恼了,因此,医院队规培生的要求是比实习生要高一点的,未必中专生和大专生就不能做规培,看医院,看领导。
当然,本人仍然有同学在大医院做着渺小的可怜规培,拿着微薄可怜的工资,用少的可怜的时间努力K书,干着比谁都多的事儿,受着比谁都打的压力和委屈,兴许,他们有自己的伟大心胸和远大目标。
结局:规陪分两种情况,“社会人”和“委培”,前者比较麻烦,规陪结束后得从新面临找工作,后者是单位送来的,规陪结束后就回单位。“社会人”规陪结束后,留在规陪的医院的情况还是有,但是没关系,没钱,除非异常优秀的,其他几乎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