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从完全无菌的植物材料中获得的培养物或外植体,所有组织培养培养物都可能被微生物污染致死。
植物材料通常是用一些化学药品进行表面消毒,将微生物彻底清除。但是,过分消毒往往会损伤植物组织。
因此,应针对不同的材料经试验确定最佳的消毒剂种类、使用浓度及处理时间。消毒时应注意使植物材料的表面全面接触到消毒液,为保证消毒剂效果的发挥,还可向化学消毒剂中加入一些液体去污剂(如吐温20、Teepol等)。
经过消毒剂处理过的外植体必须用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以免有害化学物质在外植体中滞留而影响生长。对不同的材料,消毒程序会有些不同:相当坚硬的外植体可以直接用消毒剂处理;如培养成熟种子或成熟胚乳前,将整个种子或除去种皮的种子进行;携带较多微生物的外植体需要先用自来水冲洗12h后,再用消毒剂处理;为使柔软的接种组织不至于受到杀菌剂的毒害,可对其外包裹的器官进行表面消毒,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把外植体解剖出来,如要培养未成熟胚珠、胚、胚乳,通常是分别把子房或胚珠进行表面消毒,而茎尖、花粉粒、茎芽或花芽等细嫩组织,可用乙醇或异丙醇表面消毒,将这些外植体在乙醇(70%)中浸泡数秒,然后置于无菌容器中,直到乙醇完全挥发;一般情况下,茎尖或花粉粒不带菌,不需要表面消毒就可以接种培养。
经酒精之外的其他消毒剂处理过的材料,接种前均须在无菌水中进行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