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大小有16座寺庙,而承德热河城隍庙也是其中之一,并且是16座皇家寺庙中为数较少的两座道教寺庙之一。位于承德市西大街文庙西路北,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前为山门殿,门前分列旗杆和石狮,门内左右各有钟鼓楼一座。正殿悬有乾隆帝御题匾额“福荫岩疆”,庙内有乾隆御制《热河初建城隍庙拈香瞻礼八韵》有序石碑,详细记载了城隍庙营建始末。
热河城隍庙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这座建筑依山就势,风格独特,是典型的汉式四合院建筑。热城隍庙黄琉璃披顶,彩饰飞扬,有意无意地显示它傲然于各地城隍庙的尊贵。现内设神像近九十座,各殿供奉文、武、义、财神、孔子、朱熹、文昌帝君和极具特色的六十甲子神。主体建筑福荫严疆殿供奉着一尊城隍坐像,面目慈善,号称“天下第一城隍”。
城隍,古代神话相传是城池的保护神,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以保谷丰民足。古时候,不管是谁新到一地,是要先拜城隍的。就说乾隆皇帝自兴建城隍庙后,每到山庄,也必到这里拈香瞻礼,咸丰皇帝亦无例外。
传说城隍神是康熙皇帝十七皇子允礼,允礼自幼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又聪明持重,政绩斐然。他死后,乾隆帝深感若失股肱。乾隆三十七年值工部尚书周礼元理奏请修建热河都城隍庙,乾隆下旨拨款施工,乾隆皇帝感念他的叔父允礼忠心辅国佑帝之恩,封他为热河城隍神。城隍庙现为承德市为数不多的一家道教寺庙,风格有别于外八庙。
清末民初,热河都城隍庙尽管少了皇家的拜祀,但民间香火依然兴旺了几十年,春秋两季所办庙会赶会者还是摩肩接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