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还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文字的最初诞生,掀开了我国原始硬笔书法的创作历史。据我们中国的传说,文字的创造始于伏羲作八卦,仓颉造字。据《易经·系辞》所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箸(筷子)也;契,刻画也。这就是说,仓颉等圣人们在造字的时候,就开始用尖硬的笔尖在“写字”了。到了1899年,北京学者王懿荣在中药店配药时,见到龟板上古怪的符号后,人们才真正领略了堪称中国原始硬笔书法佳作——甲骨文字的风采。经过考证,这些线条匀称劲挺,结构明朗质朴的文字创作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古人用坚硬的铜刀、铜锥刻写在经过酸性溶液浸泡后软化的龟甲兽骨上。这些龟板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近百年来,已收集20万片,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在4500字左右。博聚国学网认为郭沫若先生对这些原始硬笔书法杰作给以极高的评价:“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钟王颜柳”),即古代大书家“钟繇、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原文出自:《钱沛云硬笔书法五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