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二元论(Dualism),在哲学上可分两方面说:第一是形上学的(Metaphysical)二元论;第二是知识论上的(Epistemological)二元论。前者是说,在任何既有的领域之内,都有两个独立而不可相互还元的实体(Substance)。换言之,宇宙最根本的实在是二而非一。例如,柏拉图的二元论,他划分感性世界和睿智世界(TheSensibleWorldandIntelligibleWorld)之同,我们不能把前者还元成后者,或把后者还元成前者。近代的笛卡儿及其学派(Cartesian)的二元论是说,根本的实在有二:一为思惟性的(Thinking)实体,一为具有扩延性的(Extended)实体,即通常所谓的精神与物质之二分。笛氏之后的理性论大师莱布尼兹(Leibnizn)及其学派也有其特殊的二元论,他们把世界分成现实的和可能的,但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当中最好的一个世界。至於近代最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他的二元论是说,我们所能认识的只是现象(Phenomenal),即经验及可能经验的事物,而物自体(ThingInItself)或本体(TheNoumenal)不可知。其次,所谓知识论上的二元论是说,吾人的认识对象(被知觉或记忆的事物)和内容(呈现在认识主体心中的感觉与料、记忆或概念等)是截然不同的。
1、 直接经验是指个人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前人、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2分)
2、 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从源泉上说,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都是人们亲自实践获得的。间接经验虽然不自己亲自实践获得的,但它归根到底也是源于别人的实践。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对自己来说是直接经验,对他人来说,则是间接经验。(4分)
3、 一个人的知识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组成。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亲自实践,大量的知识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获得的。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理解和运用书本知识;学习书本知识,有利于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我们既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结合起来。
楼上的在那看的------反对
二元论是哲学界对于世界划分为几个方面的论述,以前有过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二元论就是把世界分为物质和意识两方面而论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取的二元论,曾有过的一元论有:认为世界是‘火’组成的、认为是由‘水’、认为是由‘原子’(次原子不是化学上说的原子、分子)组成。三元论的不多也有说是由‘物质、意识、介质’组成的一说。
直接经验是自己从事社会活动实践直接得到的,间接经验是从别人那学来的或从前人总结处看到的。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但要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自己想想吧。
为什么总要有标准答案,自己想着答,说多少是多少,以后查答案就是了。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