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最大的笑话之一就是“免死铁劵能免死”,很多大臣乐颠颠地拿到了免死铁劵,以为自己一生无忧,实际死得非常难看。
为什么免死铁劵免不了死,为何那些被杀的功臣不用劵换脑袋?
免死铁劵没有被大臣用,是因为免死铁劵无法顶一些罪
免死铁劵是朱元璋对手下人的一种高度奖赏,是一种巨大的认可,当时谁要有这么一张免死铁劵,那是一件很牛逼,很值得炫耀的事情。
在洪武三年,朱元璋一口气发出去了34张免死铁劵,其中给公爵发了6张,给侯爵发了28张。从此之后,这些人得意洋洋,以为项上脑袋稳当了,到了最后,却发现,哪里有稳当?不仅不稳当,而且掉的速度很快。这是为何?
因为免死铁劵在老朱当初设定时,有一个巨大的漏洞,什么漏洞呢?那是一句话:“除谋逆不宥外,其余杂犯死罪,本身免二死,子免一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免死铁劵对于谋逆者不免罪,其它罪,自己可以免两死,子女可以免一死。
李善长,大功臣,有免死铁劵,结果因为胡惟庸案将其卷了进去,导致全家70多人同时处死,理由:谋逆。蓝玉,有世袭免死铁劵一张,后来因为谋逆,惨遭灭门,蓝玉被剥了人皮。邓愈,有世袭铁劵,自己死后,儿子世袭,后来卷入李善长案,被诛杀。
像这样被诛杀的例子太多了,理由只有一个:谋逆。在“谋逆”大罪面前,免死铁劵太单薄了,比纸都单薄。
功臣们在拿到免死铁劵时,没有造反的心思,但后来因为莫名其妙被卷入,就有了谋逆的罪名。所以说,大多数功臣没有办法用铁劵,因为那唯一的情况发生了,怎么这么巧?实际上,朱元璋如果想杀哪个人,只要把这人的罪名靠到“谋逆”上,此人就跑不掉了,无论有没有劵。
有些人免死铁劵没有用,是因为没来得及用
有些个别死的人,不是不想用免死铁劵,而是没来得及用,比如朱亮祖。
朱亮祖绝对没有犯谋逆罪,但是他犯了其它罪。
朱亮祖在镇守广东期间,与当地豪强互相勾结,而且只手遮天,目无王法。有一次,番禺县令道同,要处理一个罪人,朱亮祖前来求情,道同没有给朱亮祖面子,貌似道同危险了。
为了安全起见,为了自己不要被朱亮祖加害,道同递出去一封给朱元璋的信,详细说明朱亮祖勾结豪强,为非作歹的事情,以及干涉自己判案的事情。
但是,朱亮祖速度更快,以道同不尊重上级,胡乱判案为理由,准备收拾了这个小官员。当朱亮祖的手下快马加鞭赶到京城时,道同的信还在路途中晃晃悠悠地走着。当朱元璋看到朱亮祖告了道同的文章时,朱元璋怒了,这还了得,一个小小县令竟然对一个侯爷如此行事,朱元璋下命令:斩了这个县官。
因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子为了以后自己的子孙能够平安度过一生,放弃抵抗。
因为他们用不了,朱元璋想杀他们的话,完全可以无视免死铁券。
因为免死铁券的使用有一个前置条件,只有不是谋反罪的才可以使用,而朱元璋要给他们安上一个谋反罪也是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