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但也有人认为“元四家”为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见明王世贞《艺苑巵言》),但大多数是认可第一种说法的。元四家对于山水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四人均是江浙一带人,都擅长水墨山水并兼工竹石,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他们生活在元末社会动乱之际。虽然每个人社会地位及境况不尽相同,但他们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艺术上都受到赵孟頫的影响,通过他们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的绘画,尤其是“南宗”一派影响巨大。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中年为吏,后因事入狱,获释后活动于杭州、富春、松江、常熟一带,为全真教道士。黄曾得到赵孟頫的指点,自称“松雪斋中小学生”。山水主要表现常熟的虞山、浙江富春山一带景致,多以披麻皴画法,传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卷、《九峰雪霁图》、《快雪时晴图》等。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人。工诗文善草书,除山水外精梅竹。他家境贫寒,过着清苦的隐居生活。他在绘画上也吸取董源、巨然的皴法,笔墨雄秀清润,有苍茫气象,曾作渔父图,题句多“只钓鲈鱼不钓名”、“一叶随风万里身”内容,抒写了他安贫乐道的情操。传世作品有《渔父图》、《竹谱册》、《秋江渔隐图》等。
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人。倪瓒早年为富户,家中多藏书画古物,生活优游安适。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他疏散家财遁迹于太湖直至明初。他的山水主要表现太湖风光,创“折带皴”,意境清幽萧索,表现了孤高的气息,极为明清文人画家推崇。作品有《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容膝斋图》等。
王蒙(?—1385字叔明,湖州人。王蒙为赵孟頫的外孙,曾作过小官,后隐居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山水也多写黄鹤山景,他的山水皴法丰富,章法稠密,景色郁然深秀,他是元四家中极具绘画功力的一位。有《春山读书》、《青卞隐居》、《夏日山居》、《葛稚川移居》等作品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