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5日,是纪念泰坦尼克号沉船灾难100周年
1982年,在海底发现的泰坦尼克号残骸是影响公众海洋意识里程碑事件,同时开拓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领域。2012年4月15日,是纪念泰坦尼克号沉船灾难100周年,人们对它的怀念在各种书籍、电影、展览和记录中再次重现。
格林尼治时间1912年4月10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蒸汽客轮(可同时搭载船员900人和乘客2200人),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 泰坦尼克号将要在英国南安普敦开始处女航,途经法国瑟堡(Cherbourg)以及爱尔兰(此时为英属)的昆士敦(Queenstown),目的地是美国纽约。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两小时四十分钟后,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上千人葬生海底。
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于1912年离开欧洲的最后一站,爱尔兰港口城市科克(Cork)的昆士敦(今称考福)码头。 船上的乘客包括各个阶级,有世界上顶级富豪,也有上千个名来自爱尔兰的移民,打算去美国开启新的人生。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震惊全世界,人们对死去的生命感到惋惜,对航行中的操作失误感到愤慨,沉船原因的调查促进了当时海运安全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