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辅警属于法律工作吗

2025-04-04 02:43:5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法院辅警不属于法律工作。

1、法律工作者的基本特征是依靠专业的法律知识来工作,而辅警从事的多是执行体力方面的任务,所以不能被称为法律工作。

2、法律职业,是指以长期全职从事法律相关工作。法律职业人员是指长期全职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法律从事人员。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等。广义的法律职业还包括仲裁人、调解人、公证人、司法鉴定人员等。

3、辅警(辅助警察)是指由政府出资,公安机关统一通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招录并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人员。

拓展资料

辅警队伍是一支由公安机关直接指挥和管理的队伍,协助民警执法、维持公共安全,功能与配备介于现在的保安与正规警察之间,赋予基本的执法权,辅警会配备基本的警械如警棍等,辅警主要来源于本地市民,采用合同制的形式使辅警成为一种新的职业。

警务辅助人员简称辅警,警务辅助人员是公安机关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公安机关破解任务繁重与警力紧张矛盾的现实选择,在协助民警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行政管理和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辅警的管理已经纳入公安机关重点研究课题和改革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工作者

回答2:

1、法院辅警主要是带刑事被告出入法庭,递交证据资料、维护法庭秩序;从事辅助法律相关的工作,但不是法律工作者;
2、法律工作者是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简称法律工作者。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司法部于2000年颁布的司法部第60号令《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法律工作者的地位作出明确规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经核准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中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
3、法院辅警是指由政府出资,法院统一通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招录并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在法院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人员,不需要核准登记,也不需要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所以法院辅警不属于法律工作者;
4、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执业,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执业条件,经核准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中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
第三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责是依据司法部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执业要求,开展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执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

回答3:

算的,还要大学本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