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中: 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有什么不同

2025-03-28 06:36: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自动控制理论中: 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的区别:

(1)表示含义不同:

1、 在控制领域中,上升时间是指响应曲线从零时刻到首次达到稳态值的时间。因为有些时间没有超调,理论上到达稳态值时间需要无穷大,因此,也将上升时间定义为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稳态值90%所需的时间。

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是指脉冲瞬时值最初到达规定下限和规定上限的两瞬时之间的间隔。除另有规定之外,下限和上限分别定为脉冲峰值幅度的10%和90%。

2、 峰值时间是指系统受到干扰后,其响应曲线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峰值时间属于描述系统阶跃响应的一个参量,可以被用来对系统进行分析。

(2)存在情况不同:

1、对于一阶系统来说,理论上不存在响应峰值,所以也就没有峰值时间,只有上升时间。对于过阻尼的二阶系统也是这样,只有上升时间。

2、峰值时间的概念一般只有欠阻尼的二阶系统才有,因为欠阻尼二阶系统存在响应峰值,存在超调量。

(3)实际应用情况不同:

1、上升时间是对系统阶跃响应进行描述的常用量。

2、 峰值时间属于描述系统阶跃响应的一个参量,可以被用来对系统进行分析。峰值时间对噪声较为敏感,因此在实际系统评价中,峰值时间应用较少。

扩展资料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按控制装置类型,可分为常规控制和计算机控制两种。常规控制采用模拟式控制器(见控制仪表),计算机控制采用电子数字计算机。

2、按有无反馈,可分为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

3、按设定值是否固定,可分定值控制系统和随动控制系统。

定值控制系统的设定值固定不变,控制系统可自动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基本恒定。随动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变化的,系统使被控变量随设定值而变化。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要求物料A的流量与另一物料B的流量保持一定的比值,如果物料B的流量是变化的,物料A的流量就必须随之变化,此时物料A的流量控制就属于随动控制类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上升时间

百度百科-峰值时间

百度百科-自动控制理论

回答2:

一、意义不同:

1、 上升时间是指响应曲线从零时刻到首次达到稳态值的时间,通常定义为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稳态值90%所需的时间。

2、 峰值时间通常指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超过其稳态值而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二、存在情况不同:

1、对于一阶系统来说,理论上不存在响应峰值,所以也就没有峰值时间,只有上升时间。对于过阻尼的二阶系统也是这样,只有上升时间。

2、峰值时间的概念一般只有欠阻尼的二阶系统才有,因为欠阻尼二阶系统存在响应峰值,存在超调量。

三、应用情况不同:

1、上升时间是对系统阶跃响应进行描述的常用量。

2、 峰值时间属于描述系统阶跃响应的一个参量,可以被用来对系统进行分析。峰值时间对噪声较为敏感,因此在实际系统评价中,峰值时间应用较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上升时间

百度百科-峰值时间

百度百科-自动控制理论

回答3:

  上升时间指响应从终值10%上升到终值90%所需的时间;峰值时间指响应超过其终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

  自动控制(原理)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理论中的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是定值或随动自动控制的阶跃响应分析中的两个动态指标(数据)。上升时间指响应从终值10%上升到终值90%所需的时间;峰值时间指响应超过其终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如下图所示。

回答4:

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都是衡量系统响应速度的参数。不同点在于,对于一阶系统来说,理论上不存在响应峰值,所以也就没有峰值时间,只有上升时间。对于过阻尼的二阶系统也是这样,只有上升时间。峰值时间的概念一般只有欠阻尼的二阶系统才有,因为欠阻尼二阶系统存在响应峰值,存在超调量。
就是说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都可以反映响应速度,只是有些系统没有峰值时间的概念,从这点来说,要反映响应速度上升时间更广泛一些(个人看法)。

回答5:

没事看看在二阶振荡响应曲线上定义的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