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台风移动的因子很多。
总体来说,台风沿着大尺度引导气流移动。比如:在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里向西移动。
我们可以把台风看作一个大型流场中的较小的涡旋,来分析它的受力情况。它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力的作用:
1、气压梯度力:大尺度的气压场形成的力
2、地转偏向力:台风作为整体,由于地球自转,台风移动受到的力。
其方向和台风的移向垂直,并指向路径的右方。
3、台风的内力:是台风涡旋本身的流场结构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产生的。 北半球指向北偏西,南半球指向南偏西。
这在气象里常称为(广义)Beta漂移,是地转参数随纬度变化形成的。
影响台风的主要天气系统:
台风所受的外力主要是周围大型气压场的分布所决定的。在作台风路径预报时,首先要考虑环境天气系统的配置和演变,同时,再考虑内力作用。在环境天气系统中,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台风移动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系统,此外,西风带系统、热带和赤道天气系统以及多台风的同时存在,都能够直接影响台风的移动路径。同时,这些系统还能通过对副高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台风的移动。以下主要讨论副高及西风槽脊的动态和配置对台风路径的影响。
1、副热带高压对台风移动的影响:
1)、副高脊呈E--W带状且较强,则台风将西行且路径稳定。
2)、副高出现一脊南伸时,则台风西进中将有较大偏北成份。
3)、副高减弱东撤:
A、北方有深厚西风槽东移迫使副高东撤。
B、副高本身的周期性东退。
C、副高减弱以致断裂。
则处在副高西南侧的台风将转向北上,然后在西风槽前西南气流引导下朝E--NE移动。
2、西风带波槽脊的变化对台风路径的影响:
移动较快的西风带短波槽脊对台风路径并没有什么严重影响,而强大的西风带长波槽脊的演变对台风的移动有相当的影响,甚至出现异常路径。
1)中高纬环流为纬向型且副高强而稳定时,则台风多W--NW路径。
2)中高纬为径向型且西风带有长波槽发展东移,将迫使副高东撤,则台风将在副高西边西风槽前转向北上,然后向E--NE移动。
3)当西风长波槽出现急剧调整时,会引起副高突变,则台风路径会出现异常。
3、双台风相互作用
有相互吸引、排斥,互旋等作用
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0082354.html
4、东风波的作用
东风波对台风疑难路径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东风波内形成的台风,二是由东风波西移叠加在其南侧的台风上。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台风路径偏离常规的引导气流,向比较偏北的方向移动,并可能穿越副高,从而形成了台风疑难路径。
部分内容网络上拷贝修改的。敲字太累了!
影响台风移动的主要因子如:引导气流,副高脊线位置,副高形状,台风中心到副高边缘的距离等。
影响台风路径因素的研究还属于比较初步,还不能够做详细科学的说明。
扰动加速度主要思路就是把台风看成一热带气旋的路径主要受大尺度的引导气流影响,热带气旋的运动被前美国国家飓风另外的影响因素就是科里奥利力,
热带气旋的路径主要受大尺度的引导气流影响,热带气旋的运动被前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主管尼尔·弗兰克博士(Dr. Neil Frank)形容为“叶子被水流带动”。在南北纬大约20度左右的热带气旋主要被副热带高压(一个长年在海洋上维持的高压区)的引导气流引导而向西移,这样由东向西的气流称为信风。热带气旋生成后的移动路径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副高)外围气流影响,所以副高的位置和范围基本上决定了热带气旋的路径。
另外的影响因素就是科里奥利力,科氏力在地球上的特例称做地转偏向力,对气旋运动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决定了气旋系统的旋转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决定气旋的前进方向。科氏力也使气旋系统在没有强引导气流影响下移向两极。热带气旋向两极旋转的部分会受科氏力影响轻微增加向两极的分量,而其向赤道旋转的部分则会被轻微增加向赤道的分量。在地球上越接近赤道科氏力会越弱,所以科氏力影响热带气旋向两极的分量会较向赤道的分量为多。因此,在没有其他引导气流抵消科氏力的情况下,北半球的热带气旋一般会向北移动,而南半球的热带气旋则会向南移动。
再就是角动量守恒,除了热带气旋本身的旋转,角动量守恒也影响了气旋的移动路径。低纬度地区的地球自转半径较大,因此气体流动的偏移较小;高纬度地区的地球自转半径较小,所以气体流动的偏移较大。这样的力量也是热带气旋在北半球往北移动,南半球往南移动的原因之一。
与中纬度西风带的作用,当热带气旋移到较高纬度,其围绕副高活动的路径会被位于高纬度的低压区所改变。当热带气旋向两极移近低压区,会逐渐出现偏东向量,这是热带气旋转向的过程。例如一个正向西往亚洲大陆移动的台风可能会因为中国或西伯利亚上空出现低压区而逐渐转向北方,继而加速转向东北,擦过日本的海岸。台风转向东北,是因为当其位于副高北缘,引导气流是从西往东。
部份热带气旋因外围引导气流不明,或受另一热带气旋影响(如藤原效应),路径出现打转、停滞等。藤原效应或称双台效应,是指两个或多个距离不远的气旋互相影响的状态,往往会造成热带气旋移动方向或速度的改变。藤原效应常见的影响依照热带气旋之间的强弱程度而不同而大致分为两种:若两个热带气旋有强弱差距,则较弱者会绕着较强者的外围环流作旋转移动(在北半球为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则是顺时针旋转),直到两者距离大到藤原效应消失,或到两者合并为止。如果两个热带气旋的强弱差不多,则会以两者连线的中心为圆心,共同绕着这个圆心旋转,直到有其他的天气系统影响,或其中之一减弱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