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点评

2024-11-29 17:06: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逐渐得到普及,也成了广大教师在公开课中着力突出的一大亮点。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按部就班的教学设计成分较浓,对课堂生成的思维闪光点缺乏灵活把控,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略显生硬,与同题同设计的名师教学实录相比,教师的课堂点评或失之肤浅,如“嗯,好”;或失之矫情,如“真不简单”,“你说的太好了”;或失之单调,面对所有的学生的回答,都是“不错,下一位”,甚至于不时地加上有节奏的拍手声以活跃课堂气氛……
这样的课堂点评,真的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吗?真能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兴趣吗?语文课堂的流程,需要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在此过程中,教者既要能身心俱入其境,也要能保持清晰的思维观乎其外,要敏锐地捕捉到学生活动的信息并进行迅速而深入地加工、重组,或聚沙成塔,或沙中捡金,或点石成金,借此推进和调控学生的课中活动,这就是课堂点评的功用之所在。然而,我们许多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环节,或做得不够恰当。所以课堂点评,也往往成了一种外在于语文课的应景之作,学生听了根本不能触动心灵而激起思维的浪花。从课堂有效性上说,没有深入引导的课堂点评对学生的作用只能是表面的、短效的。
那么,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师应如何利用语言优势,使课堂点评精彩纷呈,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名师的教学实录、汇报课案例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宜具体恰当,忌空洞肤浅
我们先来看一段余映潮老师上《紫藤萝瀑布》一课的课堂点评。
生:“‘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这一节写得很美,它用拟人手法,把藤萝花写活了。
师:对!我们听见了它们的声音,写得很活泼、很生动。(余老师的点评指出了什么叫做“写活了”,不露痕迹,给学生以具体知识。)
生:“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这一句写得非常美。因为它把花瀑比作大条幅,把颜色比作银光和水花。
师:色调很明净,给人以美好的、明净的感觉。(余老师的点评填补了学生语言中“非常美”的空缺,把孩子不能表达出来的意思说了出来,让学生浅层次的赏析深入了一步。)
生:第8段也写得很好。尤其是“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出了一种朦胧感。
师:啊!你看,朦胧感!以嗅觉的角度来写花,把无形的香气写得有形有色,多么有想象力啊!(余老师的点评,适时肯定了学生的正确感知“朦胧感”。余老师把学生没有赏析到位的地方一句话点出,那位同学一定心领神会,其余的同学也会有多重收获。)
从上面的教学实录看,余老师的课堂点评,不是简单地说“好”“很好”这类空洞苍白的赞语,而是当学生的回答肤浅、不到位的时候,他适时地引导使其深入;当学生的回答空洞、不具体的时候,他巧妙点化,使之具体可感。
名师的点评启示我们,课堂点评要尽量准确到位,细致入微,要针对学生的发言内容,或延伸,或挖掘,或发挥,或引导,让发言者和其他学生都能产生新的启迪和新的联想。
二.宜点拨疏导,忌表面标签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固于教学参考书上所给的程式化的答案,一看和自己的答案有悖,不分青红皂白想方设法向自己的答案上引,或者把自己对学生回答的认同与否强加给学生,而不是在学生思路堵塞时加以引导,如点评时常常用这样的语言“难道他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不是这样认为的吗?”“能这样看待吗?”学生在这时,不论赞同与否,慑于教师的威严与问话的导向性,即使有不同看法也只好屈从老师的意愿,这样就钳制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例如青年教师汇报课中,有一位老师上《咬文嚼字》一文时,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第1至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密切相关”,文中有现成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到,第6至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学生可能读得不够仔细,只说出第7段的内容“说明套板反应”,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这样的回应:“你觉得概括准确吗?”(教师点评语言显然是持否定态度的),学生一时语塞,教师试图引导,“你把这一段落的第一句朗读一遍”,(教师的点评语言显然在暗示答案)学生按部就班:“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教师试图点拨:“你看这一句是不是过渡句?”(教师点评语言显然在揭示答案)全班同学齐声回答“是”,教师于是就这样引导:“可见这两个自然段是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的嘛。”(教师点评语言显然在强塞答案)全班同学齐声回答“是”,这位同学在老师的示意下不好意思地坐下。看到这样的场景,笔者揣测,这位被提问的学生的心情应该是相当的郁闷,因为他的心智并没有真正被开启,而教师课堂点评看似点拨疏导,实则生拉硬拽,把学生引入自己预设的答案中。这样的课堂点评,只能钳制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的心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接受老师所讲内容的习惯,怠于思索,从而丧失创新的欲望。
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启发他们思考第6、7自然段分别举苏轼的诗句和“套板反应”现象的例子在说明什么内容,学生不难发现这两例是从正反面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这样得出答案水到渠成,学生思维也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可见,面对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停滞、定势、中断、旁逸等问题,教师在迅速判断,即时点评时应避免程式化,标签化,要做到“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置梯接之”,以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阔然前行。
三.宜内联外拓,忌单调乏味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不深刻,回答不全面的时候,教师的课堂点评应因势利导,内联外拓,把学生学习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笔者教学《故都的秋》时,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感受,学生很容易从文本的阅读中品味出来,但为什么颂秋之中,却流露出“悲凉”情味,学生的理解很肤浅,于是我引导学生内联文本,让学生品读作者着力描绘的“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这样点评: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淡绿微黄的秋果、阵阵清凉的秋风秋雨、尘沙灰土的世界,这些富于“冷色”的景物描写中,无不渗透着作者“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清,静,悲凉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这种写法叫“以景显情”。学生似有所悟。为让学生理解更为深入,我就抓住时机进行外拓,介绍郁达夫的抑郁的个性、“静”的文学观、恬淡的生活情趣及其所处的动荡不安的时代等等,还联系学过的课文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哀愁”情感基调,让学生理解景色是与作者的情思巧妙地融为一体的,这叫做“以情驭景”。同时,板书点评中的两个关键词“以景显情”和“以情驭景”。这样“浅入深出”内联和“深入浅出”外拓式的评点,不仅解决教学难点问题,而且能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全面的营养,教学内容不单调乏味,语文课堂也丰富多彩。
当学生基本理解的同时,老师也可以来一段归纳延伸性的点评,调动学生的积累,优化引领作用。笔者在教学韦庄的《菩萨蛮》分析“人美”时,这样设疑:诗人是如何表现江南女子的美丽多情的?生:“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一句用比喻来写江南女子的多情美丽。师: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的确是古诗文中形容女子美丽的常见的手法,让我们想见当垆卖酒女郎面貌之光彩夺目,皎皎照人;双腕之皓白如雪,不仅言其手腕之白,而且让人联想到女郎卖酒之际,攘袖举手之间,其皓如霜雪之双腕之姿致撩人,令游子顿生爱赏留恋之意。(这样点评,既是对学生回答的肯定,也让学生浅层次的赏析深入了一步。)
师(追问):有人说,“手是人的名片”,这种以手来写入的描写叫什么写法?生:以点带面的细节描写。师:其实这也是古诗词惯用的手法,杜甫在《月夜》中用“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来写妻子的美丽和对妻子的思念。曹植在《美女篇》中云“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更是与本诗相似。“手是人的名片”,看来很有道理。陆游永远难以忘记的也正是唐婉的“红酥手”。《诗经・硕人》中“手如柔荑”,《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指如削葱根”,《迢迢牵牛星》中的河汉女“纤纤濯素手”都是以手写人的上乘之作。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的短篇《一个女人的二十四小时》更是将人的双手写得如痴如醉,课后有时间可以去品读。(这样点评,旁征博引,让学生把模模糊糊感觉到的这种古典文学中塑造人物的方法清晰化,大量的例子佐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内联外拓式的点评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扎实的业务基本功,还得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启发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科学的殿堂里探秘。
总之,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针对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情绪、意见、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乃至错误的回答等,巧妙、恰当地运用课堂评价语或激励赏识,或点拨疏导,或拓展延伸,或总结归纳,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评价实践与课程目标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为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