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在成矿热液中的迁移形式主要有:硫氢配合物(主要为Au
大量金的沉淀富集与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有关,如成矿流体的降温冷却引起成矿溶液的过饱和、成矿流体与围岩的相互反应、流体上升过程中压力降低引起的流体不混溶作用以及不同流体的混合(Mikucki,1998)。从前文可知,大坪金矿在成矿过程中基本不存在流体混合,流体的p-t条件变化主要表现为流体压力的快速下降,含金硫化物的分布与纯CO2包裹体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而野外观察和详细的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在金矿脉形成前就已发生,因此大坪金矿在成矿过程中流体的物化条件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压力的快速下降而引起的相分离作用(不混溶作用)。在相分离作用过程中,由于母液中CO2的析出,所有的盐类和成矿物质(包括金的配合物)均集中于含水相,造成成矿物质的过饱和(Wilkinson,2001),而与金的硫氢配合物稳定性相关的H2S则可能在早阶段的沸腾作用过程中大量扩散,从而引起主成矿阶段金的硫氢配合物分解和Au0的沉淀(Xu et al.,1999)。可见成矿流体的相分离作用是本区金沉淀的最可能的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