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2024-12-02 09:00:1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家庭教育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古老、最基础的教育活动,也是人生成长过程最早接受、终身接受的教育活动。家庭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开展好家庭教育就是落实好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言传身教”,也就是传承和示范,家长用自己切身的生活实践指引孩子成长、进步。家庭教育的主轴是传承德育,核心内容是教导孩子融入社会生活的礼教、民族风俗习惯等。

家庭阅读

1、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给予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歌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来到社会大家庭中所融入的第一个、伴其一生的活动集体就是家庭。家庭是每个人获取成长能力最初的源泉,是人生一切成长行为的基石,家庭给予孩子成长所必须且无私的爱与成长资源保障,家庭教育引导孩子成长最终实的目标就是给予孩子们独自融入自然社会生活的能力。家庭教育影响孩子在家的成长行为,为孩子提供社会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训练,让孩子走出家门后能自如应付外在世界所面临的挑战,比如在家学会和家长交流的孩子,跟同伴交流时,可以不必从头再开始练习,其他行为、技能和知识也一样。孩子把在家中学到的东西带到与同伴儿相处的群体中去,如果这些东西跟其他孩子在家里学到的东西一样,属于共性的行为孩子就会将它们保留下来并加强练习。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全世界新生命降生之时几乎是完全相同、平等的,他们没有财富多寡的差别、没有信仰差别,无贫富、贵贱之分。但是,放眼四周您就会发现,这个社会还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穷人和富人之分、贵人和贱人之差,还有愚人和贤人之别。造成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就在于人们学或者不学、学习的方向和学习内容的多寡。俗话说:“人不学无智,无智者愚。”,人生产生“智”与“愚”的第一个分叉路口就是家庭教育所形成的,家庭教育就是影响每个孩子学识成长最前沿的那一份儿,当孩子开始上学时【约7岁左右】,就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不同孩子间的智力成长差距、自主行为能力的高低,而这些差别仅仅是个开始,它们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家庭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为孩子授渔,也就是教导孩子学习成长的基本方法。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孩子通过模仿习得独自生活的能力,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孩子养成独自生活的技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孩子【20年后】独挡乾坤生活的智慧。人生的学习成长不同于饥渴时所摄入的食物和水,不能立刻有温饱的感觉,学习知识文化是为明天的生活储备能量,今天“学以致用”用的是昨天获得的技能。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缓慢的,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开始了学习成长。出生之后,学习更是成为了孩子最核心的工作,而孩子所有学习活动的本质就是为孩子二十年之后独自生活、独挡乾坤打基础。社会随着时光一刻也不停息的在向前发展,生活时刻都在发生变化,适应生活最好的能力就是适应力与应变力,给予孩子独立生活技能的本质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应对一切生活挑战,教导孩子应对世界的千变万化的能力。

回答2: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
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 [1]
家庭教育其他观点:
一、《辞海》: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不同社会有不同性质的家庭教育。中国古代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献如司马光的《家范》,颜之推的《家训》、班昭的《女诫》等。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一些思想家、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洛克、裴斯泰洛齐等阐述了资产阶级家庭教育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任务虽然主要由学校承担,但也确认家庭是教育后一代的重要阵地。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统一教育影响,使儿童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获得发展。(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第1023页)
在美国通常称为家庭生活教育,夸美纽斯称之为母亲膝前的教育。综观各国家庭教育概念演变过程,参考名家大师对于家庭教育概念的描述,结合我们家庭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我们将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终生的一种的社会活动。
二、赵忠心《家庭教育》指出: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录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还是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三、邓佐君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介绍了郑其龙、赵忠心等家庭教育的观点,并指出: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邓佐君《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7页)
四、李天燕《家庭教育学》指出:现代家庭教育是指发生在现实家庭生活中,以血亲关系为核心的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双向沟通、相互影响的互动教育。家庭教育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直接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实施的互动教育和训练;间接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环境、家庭气氛、父母言行和子女成长产生的潜移默化和熏陶。现代家庭教育应该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两个方面。(李天燕《家庭教育学》2011年3月第1版)
五、赵雨林学者认为:家庭教育从广义上看是全面促进家庭建设与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受社会各界共同作用和影响的;从狭义上看是指所有促使对-1~18岁生命品质成长即生命个体增值的教育活动,是通过家庭内部进行交互作用和影响的。

回答3:

我认为家庭教育要讲究正确的方式方法:
1、以身作则,作好孩子的言行表率。
身教胜于言教。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家长言行举止文明,孩子一般都很有礼貌;如果家长满口粗话,爱用暴力,孩子就也往往出口成脏,出手成伤;所以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长必须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现,用自己正确的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去影响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在模仿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2、民主平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善于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把爱带进孩子的内心。
可能有的家长认为,儿子就是儿子,老子就是老子,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这是古人的观点,现在时代变了,孩子的信息渠道太多了,由于现实生活和影视文学的影响,孩子很小就有了强烈的民主意识。如果家长只知道压服教育,不利于孩子健全的人格发展。这种不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期的压服使一部分孩子只会顺从和盲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二是压服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并造成性格扭曲。
温暖比寒风更容易让人脱下棉大衣。所以很多孩子都是“亲其师,信其道”,“亲其父母,听其言”。
3、创设机会,让孩子在锻炼中体验成功。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让孩子自己做,要鼓励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学会动脑。人们常夸某人心灵手巧,其实手巧的心必灵。
要善于激励孩子,让孩子学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应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父母在孩子失败时,要学会鼓励和关怀,而不是指责和怒骂。否则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回答4: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家中长辈对年轻一代或者家庭成员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
1.启蒙性
家庭教育的最突出特点表现在它的启蒙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养成的性格习惯是与家庭息息相关的,家庭环境的好坏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上起到定势作用。
孩子正是从家庭里最先树立了自身模糊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而在接受新的价值观时,也总是与自己已经形成的观念作比较而选择性的接收、对照,从而建立新的价值理念。
2.感染性
乐事与人分享,喜悦双倍,难事找人分担,痛苦减半。家庭教育在情感上最多体现了其感染性。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会传递给身边的人,并与其产生共鸣。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子女间的情感体验当然也是无时无刻的。家长的兴趣习惯,常常也决定了子女的行为举止,所以,在教育子女时,父母更是模范和表率。
3.权威性
家庭环境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远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重要。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毋庸置疑的长辈。因此孩子对于父母一定是带着尊敬和依赖的。
除了贴心的照顾孩子外,父母还承担着一些社会责任,凭借自身工作被大众承认,这些经历都使得孩子对父母怀有崇拜之情。带着这样的心理,孩子在潜移默化里就会去信任父母,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劝导,按照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
4.专一性
相对于社会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更具有专一性。孩子出生,成长,父母可谓无时无刻不相伴左右,同父母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处的时间也最长,因此只有父母能够全方位地“读懂”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孩子因为信任父母,在父母面前更能毫无保留地表达个性,这也帮助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
家庭教育才凸显出它自身独有的特色:实事求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进行专一性的教育。问题体现得相对及时,也能够相对有效的得到控制。家庭教育因此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与多变性。
5.终身性
家庭教育还体现了终身性的特点。从孩子的出生到成家,处处有家庭教育保驾护航。即使在孩子长大后,家庭教育依然发挥着作用。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可以帮助家长持续的观察孩子的优缺点,适时进行教育,长此以往,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
相对于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其优点及有利条件,但也应当注意到其不可避免的有缺憾及局限。这方面则主要表现在零散性,随意性等。不排除一些

回答5:

  一、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例如,当父母脾气暴躁时,他们往往会在家里发泄不满。久而久之,包括孩子在内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信念都会丧失殆尽,以至于孩子常常有一种迷茫和无助的感觉,形成不良心理。如果父母对他们采取温暖、温柔和尊重的态度,也可以引导孩子在交往中影响这种心。

  二、对孩子习惯的影响。

  孩子长时间的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也就在这种环境中形成自己的性格和习惯,家长的言行举止也会影响到孩子,例如家长每天养成整洁的习惯,孩子也会模仿并适应整洁的习惯,这样无意间对孩子有一个每天的养成教育。

  三、对孩子交往的影响。

  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朋友,孩子因为受到家长的影响,也会把这种习惯和认知带到生活中去,所以也会决定自己的朋友选择和环境选择。

  四、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儿童的性格形成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虽然在学校可以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如果家庭教育不理想,孩子在学校也会走弯路,比别人多走一点,所以如果成功了,可以慢慢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性格。如果他们不成功,他们可能会损失很多,这也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