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中小学生手拿塑料袋捡拾垃圾;公交车上,5岁的小孩主动给老人让座;敬老院里,青年志愿者定期为老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我市狠抓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良好格局。 在小柳社区,记者看到一群中小学生正在打扫庭院。据该社区家长学校负责人介绍,这些学生都是社区小居民,他们经常为社区开展公益劳动。同时,社区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教理论知识培训,引导家长把学到的教育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社区内曾有一名淘气的中学生小曾,一次,他与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发生口角时出言不逊。他父母得知这一情况后,运用在家长学校学到的知识,和颜悦色地给他讲道理,小曾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心悦诚服地向老人赔礼道歉。后来,小曾慢慢改变了以前的坏习惯,积极参加社区义务劳动,成了大家喜欢的孩子。 我市始终重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各级妇联、关工委、民政等部门紧密配合,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以学校为主体,建设一支优秀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以社区为切入口,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以中小学生家长学校为阵地,不断提高家长素质。据了解,目前我市县两级均成立了中小学生家长联合会,共建有各级各类家长学校1172所,并逐步建立了一支以学校老师、离退休老同志及热心人士为主体的骨干队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开展“三结合”教育,进一步优化了我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青少年营造了良好的成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