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因为他掌握着巨大的权利和兵力,野心勃勃。安禄山本来就是胡人出身,姓氏是之后改的,并没有民族归属感。由于他能言善辩很得唐玄宗的喜欢,所以给了他节度使的职位,而且他肩负着几个区的节度使,领三个藩镇的军队,手上掌握着很多的兵力。再加上古代选官的弊端,买官的现象经常发生,安禄山依靠这个收敛了巨额财富,有了这些钱粮草和兵马就不用愁了,军事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唐朝的军事制度固化,为加强边防设立节度使,而节度使的势力越来越大。从唐睿宗开始,设立节度使,到玄宗时期,节度使发展起来,他们掌握着财富和政治大权,直接掌管军事,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再加上安禄山这个人很会溜须拍马,哄得唐玄宗很高兴,很宠信他,给了他很大权力。精锐的兵力都用于边防,国都兵力薄弱。
他和杨国忠很不对付,"安史之乱“就是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义的。安禄山本来就觉得杨国忠不过是平庸之辈,没有什么能力,再加上杨国忠总是向唐玄宗告状,说自己的坏话,导致唐玄宗对他的信任告急,所以才急着谋反的。安禄山故意伪造诏书,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起兵。
这场内乱在历史上很出名的,安史之乱不过是安禄山争夺权势的战争,对国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也是唐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