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说牡丹的话,洛阳大家都知道,那儿的牡丹最多,据说武则天当年也喜欢牡丹,牡丹是富贵,雍容华贵的象征,但是莲花比牡丹清纯,确实喜欢的人也很多,“出泥淤而不染,浊清莲而不妖。”便是对莲花的最好评价了。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褒莲花贬牡丹。我认为这首诗既然是描写莲,就要赞美莲,他借用菊花,牡丹来突出自己的喜爱,贬低牡丹显然是触犯众怒了,牡丹是群花之首,必然有人争议了。有可能他是按照自己当时的处境来写的,我自己才疏学浅,可能是吧
寄物言志,自己虽不如牡丹的高贵,但亦有莲花的高洁。也可以说,莲花代表着纯洁,清明廉洁。牡丹代表显贵达人,表明自己对宦海的仇视,对清高的赞扬。
参考,我也不是怎么确定
把莲的“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同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其实人的品格与花没有一点关系,你自己喜欢什么花,就把该花来比喻自己,认为它有自己觉得品格,没有任何道理,那仙人掌之类的植物岂不比莲花好上许多?只是生长环境不同,生长所需的条件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