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药用价值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高血压症等。
桑寄生,又名:桃木寄生、沙梨寄生、枇杷寄生、油茶寄生。
常绿小灌木。老枝无毛,具凸起的灰黄色皮孔,小枝稍被暗灰色短毛。单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卵圆形或长卵形。长3~7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叶脉稀疏而不明显;叶柄长1~1.5厘米,光滑,或幼时被极短的星状毛。花两性,1~3朵,形成腋生的聚伞花序,总花梗长4~10毫米,被红褐色星状毛;小花梗较短;小苞片1枚,卵形,极小;花萼近球形,与子房合生,外被红褐色的星状毛;花管狭管状,长2~2.5厘米,顶端4裂,裂片紫红色,柔弱,稍弯曲,外被红褐色星状毛;雄蕊4;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扁头状,子房下位,球形。浆果椭圆形,有小疣状突起。花期8~10月。果期9~10月。
常寄生于桑科、茶科、山毛榉科、芸香科、蔷薇科、豆科等29科50余种植物上。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等地。
同属植物小叶桑寄生与上种近似,叶常对生,先端钝;花具长1~2毫米的花柄;每花序有花2~5朵生于单一的总花梗上。
【性味】苦甘,平。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高血压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入散剂、浸酒或捣汁服。
松树上寄生草有药用价值。松树上的寄生草能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高血压症。
松树病虫防止:
常见病害有煤污病、叶斑病,可用0.5%~1%波尔多液,在梅雨季节前一个月,每10天喷药l次,连续3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主要虫害有大蓑蛾、红蜡介壳虫、红蜘蛛等,可用敌敌畏1200~1500倍液喷杀之,也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
苗期最常见而严重发生的是猝倒病,症状有出土前的种子腐烂,以及出土后的顶腐、立枯、猝倒等类型。马尾松苗期的松苗叶枯病有时也为害严重。叶部病害常见的有松针锈病、松落针病及马尾松赤枯病。后两种多发生在立地较差,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林分。
干部病害有疱锈病和五针松疱锈病,是世界重要的森林病害,在欧洲、北美曾毁掉大量五针松林;中国东北地区的红松人工幼林也受害严重。马尾松、黄山松在窝风、高湿、多栎树的林分,则有松瘤锈病发生;松根白腐病也颇为常见。
扩展资料
寄生的危害:
许多寄生者都有非常大的繁殖力或较强的生命力。寄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寄主有多种危害,其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寄生物的数目多少、毒性大小以及被寄生者的抗性强弱。
寄生的特点是一般不把寄主杀死,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某些造成寄生死亡的寄生关系称为类寄生。例如赤眼蜂把卵产在螟虫的卵内,孵化出的幼虫以螟虫的卵为食,而导致螟虫死亡。
寄生现象在动物界非常普遍,在植物界也很多,如寄生在豆科植物中的菟丝子、檞寄生等。几乎所有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没有一种是不受寄生物侵害的,就连小小的细菌也受到噬菌体的寄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松寄生
百度百科--松树
有。松树上的寄生草能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高血压症。
桑寄生,又名:桃木寄生、沙梨寄生、枇杷寄生、油茶寄生。常绿小灌木。老枝无毛,具凸起的灰黄色皮孔,小枝稍被暗灰色短毛。单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卵圆形或长卵形。
长3~7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叶脉稀疏而不明显;叶柄长1~1.5厘米,光滑,或幼时被极短的星状毛。
扩展资料
临床应用
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将桑寄生制成冲剂,每包相当于生药1.3两。日服2次,每次0.5包,少数病例每次1包。观察64例,疗程4周至5个月不等。治疗期间,有高血压者继续服降压药,原用复方硝酸甘油者,仍继续服用。
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76%,其中显效(心绞痛程度减轻二级)率占24%;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44%,显效者占25%。另报道,桑寄生对降低胆甾醇亦有一定作用。
2、治疗冻伤:取桑寄生1斤,加蒸馏水10斤,煮沸3分钟,过滤,滤液用文火熬制成膏。Ⅰ度冻伤用桑寄生膏2.5克,加入蒸馏水35毫升,酒精8毫升,白陶土4.5克,混合后涂敷患处(不能用于溃疡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桑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