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如何鉴别

2025-03-23 08:31:5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泡水法天然绿松石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将其放入清水中,不同的绿松石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瓷松的密度较高,质地紧密,将其放入清水中,不会产生任何反应。泡水测试也可以检测绿松石瓷度的高低,泡水后的绿松石,颜色有明显变化的,说明其瓷度不高。二、火烧法天然的绿松石经过火烧后会马上变黑,但是及时的擦拭掉并用清水洗掉后是无任何影响的。经过优化的绿松石则会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或塑料臭味,这种方法具有破坏性,一般商家都不会让你这样测试。三、观色法天然绿松石的色泽都比较温润,颜色非常自然的;而造假的绿松石颜色和光泽都会有人工痕迹,颜色看起来也是非常均匀的。四、看铁线这个方法最适合入门玩家,简单易行。天然绿松石大部分都会有些许铁线,天然绿松石的铁线是往里面凹进去的,纹路没有规则,自然随性。而经过人工处理的造假绿松石,铁线基本都是往外凸的,且铁线的粗细都非常相似,看起来很生硬,分布没有任何的美感。五、紫灯鉴别法天然绿松石在紫光灯照射下是没有任何反应的。而经过优化处理的绿松石在荧光照射下也会出现明显的荧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玩家随时带紫光电筒的原因了。

回答2:

1、365nm紫光灯鉴别
这个方法大家已经讨论过很多次,我就不再赘述了,反正是有荧光的,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信不足,我不买可以吧。

2、沾水
我从来不看水线,因为能看到水线的,估计松石的密度也不怎么样,何况有的绿松石颜色本来就很丰富,很难看到水线的位置。我的通常做法是用食指抹一点唾液,很少一点就行,然后涂在绿松石上,仔细观察绿松石的吸水情况,当你看到绿松石先慢后快的将水分逐渐吸收的时候,相信你的心情也平静了下来。

3、泡水
泡水法我觉得还是很有效的,我自己买过一些微沁的和灌胶的绿松石作为样品,泡水后,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微沁的和灌胶的是不会有气泡出来的。原矿的不管气泡多少,都会有星星点点的气泡显示。

4、变色
原矿的绿松石盘完后是会变色的,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显示出来,至于说微沁的也变色的这个说法我不是很赞同,微沁也变色恐怕是有些人抬杠的说法,或者把点胶的作为微沁的来做比较了吧。

5、当手写笔
我的一袋子绿松石,我将原矿的和微沁的,灌胶的分别当做手写笔来操作手机,发现只有原矿的可以操作手机,微沁的和灌胶的均没有反应。后来专门百度了一下,电容屏的工作原理是需要导体进行触发,而原矿绿松石可能正好就是满足这个电阻的要求,而灌胶或者微沁的因为胶的存在,电阻大大的增大,甚至变成了绝缘体,这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注:此方法对于已买很久包浆了的原矿绿松石不一定适用。

6、刀刮
这个方法属于破坏性的实验的方法,在我看来,用刀刮原矿绿松石,应该得到的是粉末,或者是粉末的聚合体,而不应该是条状或者丝状的胶状体,这个方法一般用在对已买很久的绿松石的鉴别上。

7、火烧
之前也采用过这个方法,也写过相关的文章,后来发现这个方法也不一定适用。而且破坏性很大,所以,除非科学实验,或者是一批绿松石抽检,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选用此方法。

8、电阻测试
本人是学工科的,喜欢用工科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跟大家提一个建议,如果谁是学电路或者弱电的,麻烦你做一下实验,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原矿和微沁、灌胶的绿松石的表面电阻,相信会有差别。

回答3:

楼主的提问我也不知道是鉴定真假还是绿松石是否优化。我就简要的说一下如何判断真假吧!

仿制品鉴别
  1.三水铝石:一种与绿松石共生的矿物,与绿松石的主要区别为
  (1)它的颜色比较浅,很难达到天蓝色:
  (2)玻璃光泽,与绿松石的蜡状及土状光泽不同。
  (3)脆性,极易崩落,而绿松石则韧性较大。
  (4)硬度较低。
  (5)具泥土臭味。
  (6)密度低于绿松石。
  2.硅孔雀石:是一种在外表上与绿松石极相似的矿物。主要区别为
  (1)颜色鲜艳,透明度较高。
  (2)折射率较低。
  (3)密度和硬度相对较低。
  3.蓝绿色玻璃:主要区别是其具有的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以及内部可能见到的气泡和旋涡纹。
  4.再造绿松石:是由一些绿松石微粒、蓝色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压结而成。这种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1)结构:外表像瓷器,有明显的粒状结构。
  (2)酸实验:因含铜化合物而呈蓝色,铜盐能在盐酸中溶解。将酸滴于表面,用白棉球擦拭,将掉色。

其次是看绿松石有无优化加工!

  优化处理绿松石的鉴别
  1.染色:将绿松石成品置于无机或有机染料中,使其改色。通过以下几方面鉴定
  (1)颜色过于均匀,不自然。
  (2)颜色深度很浅,表皮剥落及凹坑处可见浅色的核。
  (3)用蘸氨水的棉球擦拭,可掉色。
  2.注胶:注人无机盐胶体或塑料以提高绿松石的稳定性。
  (1)密度和硬度较低。
  (2)热针实验:用热针接触一些裂隙或凹坑,可闻到塑料融化时的刺鼻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