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就是真的健康。目前的健康码依赖于自主填报的数据来进行分析,这个数据并不是实时动态的,而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数据。所以完全有可能因为信息滞后而导致出现了人已经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但是健康码却依然有效的情况。
比如我就有个当滴滴司机的朋友,每天都出入高铁站、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而且这些人流可能来自全国各地,如果哪个地方发生了疫情,而未及时通告出来,他自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接触过疑似感染人群,自然也不会对自己采取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了。
其次,健康码目前仅针对是否感染新冠肺炎进行分析,并不是真的有健康码就一个健康的人。比如有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没有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但是他的身体也是不健康的啊。然而就因为他每天都在医院,并且接触的人少,系统却就认定他为健康……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需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避免因为一时的大意,而感染上新冠肺炎病毒。比如日常出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还是需要佩戴好口罩。比如出门回来,先打理好自己衣物,再喷洒酒精消毒、洗手等。只要这些防护工作做得到位,就算真的接触到疑似的感染者,也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健康码,其实是帮助我们把那些可能与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接触过的人筛选出来,用大数据的方式来搜集、分析、处理这些人群数据,让我们看到“不健康”的“病毒携带者”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准确的应对,比如进行隔离等,比如做核酸检测确认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护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