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纸是怎样的?

2025-03-28 14:34: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灞桥纸虽然质地还比较粗糙,表面也不够平滑,但无疑是最早的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纸。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纸片,它说明我国古代的造纸术,至少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至2世纪。这一发现,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灞桥纸发现后,后来又有了新的发现。在陕西扶风中颜村发现了一个残破的陶罐,里面有一些铜器,后通过清理,发现陶罐里装的都是些西汉时期做装饰的铜饰件,还有一些西汉时期通用的铜钱。

在清理过程中发现,有3个与一个铜饰件锈在一起的东西。其中锈在一起的铜钱,没想到里面的东西是一团黄颜色的纸状物,展开以后,共有3块。这些纸状物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铜饰件分底座和盖子两部分,而盖口并不平,将纸状物塞入其中便可使盖子平整地盖在上面。也正是由于铜饰件两部分的密封,才使得纸状物得到了很好保护,从而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后经鉴定,这几块纸状物完全符合纸的特征,是名副其实的纸。后经过断代研究,发现出土的铜饰件都是西汉时期以前非常流行的装饰物,而西汉时期以后却使用得很少,而这些铜钱也是在西汉时流通的。

更为重要的是,装这些东西的陶罐也是西汉时期的,如果这些文物是后人装进去的,不可能找来一个西汉时期的陶罐来装。如果确定这些文物是从西汉时期保存下来的,那么被密封在铜盖里的纸肯定也是西汉时期的纸。

通过初步判定,这些纸是西汉早期的纸。虽然这些纸与现代纸相比显得比较粗糙,但是它比灞桥纸无论从工艺水平和制作质量来看,要成熟得多,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生产的纸了。后来将从扶风出土的古纸依据出土的地名,定名为“中颜纸”。

后经鉴定,这几张纸是西汉时期汉玄帝和汉平帝之间的物品。由于纸是作为衬垫物在锈死的铜饰件里面发现的,隔绝了外部环境的破坏,具备了长期保存下来的条件。

这次的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关于造纸术的发明时间可以从后来蔡伦造纸向前推进100年至300年。事实上,如果从纸的原料上考察,我国造纸的历史更为久远。

那是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主要依靠结绳记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来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竹木太笨重,书写材料又有了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