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不可取还会被处罚。
工资分两次发放,少缴个税
把一份正常的工资变为“工资+报销”是不少公司避税的方式。原本1万的工资,发4000元,另外6000以报销的形式给到,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几乎每个这样的公司都说这是“合理避税”,连部分会计看来都没什么,其实很容易遭到税务部门“点名”,员工普遍工资低于该岗位的正常收入,一比对就能发现问题。一旦被发现,不仅企业要补缴税,员工个人诚信方面也会留下记录。
拓展资料:
避税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将纳税义务减至最低限度的行为。西方经济学者一般认为,避税与逃税存在原则差别,即后者属于非法行为,而前者并不违法,它只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法中的漏洞,少纳或不纳税款而已。
避税方式可分为两大层次: 低层次的避税可以是选用合法手段减少或避开纳税,如利用税法允许的另一种税率或另一种估算应税所得的方法;或者是拒绝购买含税的商品等。
避税特征
1、非违法性;避税
2、低风险、高收益;
3、策划性。
4、反避税性
避税产生原因
1、利益的驱动。在利益驱动下,纳税人除了在成本费用上做文章外,也打税收的主意,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避税
2、税收管辖权的选择和运用、税制要素、征税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别,造成了税务的不公平性,给避税行为提供了便利的外在条件。
3、税收法律、法规本身存在漏洞。由于纳税人定义的可变通性、课税对象金额的可调整性、税率的差别性、起征点与各税税收上的优惠政策等,使纳税人的主观避税愿望能够通过对现有政策的不足之处的利用得以实现。
4、各国各地之间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以改善投资环境为由,出台优惠政策,牺牲税收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避税提供了便利条件。
避税产生的后果
避税虽然没有违反现有法律法规,但其危害性却不能忽视。避税
1、避税行为直接导致了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
2、侵犯了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意图,使其公正性、严肃性受到影响。
3、避税行为的出现对于社会公德及道德造成不良侵害,使诚信纳税受到威胁,造成守法经营在市场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
这种可能是有很多的问题,这种避税行为应该是属于违法的一种行为。但确实也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事情?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是这么操作。有些人可能为了躲避这个缴纳税费它还会提供一些发票。
这个应该是违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