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与地槽和地台有什么关系?谢谢。。。

2025-04-13 08:57: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地槽封闭后形成高山,高山很快被剥蚀夷平,岩浆活动减弱了,地壳的刚性程度增高了,之后再开始接受沉积,就是地台。所以,垂向上,地台具两层结构,下面叫基底,是强烈地变形变质了的;上面叫盖层,常常是水平产出的,不变质,厚度也较薄,常只有几百米,与几千上万米的地槽沉积不可同日而语。空间上,一部分地槽封闭变成地台后,其外侧仍有地槽发育,在下一个构造阶段又会封闭掉一部分,转化为地台,使早期形成的地台呈镶边式地发展壮大。这种观点叫“泛地槽论”。

  “泛地槽论”无法解释地槽是怎样来的,所以出现了一个新观点叫“泛地台论”。它认为地壳形成的最初阶段就有一个原始地台,这个原始地台被深大断裂切割。因为岩浆活动,沿深大断裂发展为地槽。在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不断地有新的地槽产生,原始地台则不断解体缩小,新的地台则因地槽的封闭而不断产生。

  板块学说出现早期,许多人试图把板块与地槽-地台调和起来。一个明显的矛盾是:地槽在板块学说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大洋底显然不能类比为地槽,因为大洋底几乎没有陆源碎屑供应,化学沉积的速率是非常慢的。于是,有人想象地史期间的一部分地槽可以类比为今天的日本海,有的类比为红海,有的类比为大西洋的被动大陆边缘等等,出现了一个新的地槽分类方案。最后,大家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类比是不成功的,对地史期间的活动带应该有新的解释。也正因为这样,板块学说迅速取代了地槽-地台学说而成为新的全球大地构造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