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胃肠炎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刺激胃肠黏膜而引起的炎症。饲喂大量腐败、霉烂、变质、冰冻、刺激性的饲料和不干净的水,气温突变,长途运输等因素使猪体抵抗力降低,都能诱发本病。此外,还可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性病等。
【临床症状】患猪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喜饮冷水,时有腹痛,呕吐,有舌苔,口腔酸臭,结膜潮红,肠音增强,大便干燥,尿量减少。病的后期以拉稀为主要特征。粪便带有黏液、血液、脓汁和恶臭气味,肛门和尾部附近被粪便污染,病情进一步发展,肠音微弱或废绝,大便失禁,猪体严重脱水,卧地不起,强行运动时行走摇晃,体质极度虚弱,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归于死亡。【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体的抵抗力,排除各种致病因素,预防本病的发生。
(2)治疗时,首先服用硫酸钠、硫酸镁或石蜡油等,以清除胃肠内容物。然后选用土霉素、磺胺脒等抗菌消炎。土霉素,每千克体重0.1克,内服,连续3~5天。对病情严重者,进行强心补液,可用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毫升,静脉或腹腔注射;用10%安钠咖5~10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常见的易发的多发高度接触性急性肠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和春季;成年猪和仔猪都会染、发病,尤以仔猪染、发病严重;5日龄内的仔猪染病,死亡率95%~100%。
病理变化:
尸体脱水明显,胃底粘膜轻度充血,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肠壁变薄,内充黄绿色或灰白液体,含有气泡。小肠系膜淋巴管内缺乏乳糜。将空肠剪开,用生理盐水冲掉肠内容物,平铺在玻璃平皿内,加少量生理盐水,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到空肠绒毛变短、萎缩及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随着猪日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仔猪为12~24小时,大猪2~4天。
①哺乳仔猪。患猪突然呕吐,严重水样腹泻;下痢乳白色或黄绿色,带有未消化的小块凝乳,有恶臭;多数发病后2~7天死亡;5日龄内仔猪病死率95%~100%。
②肥育猪。染、发率可达100%。突然发病,水样腹泻,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呈灰色或茶褐色,内含少量未消化食物。病程约5~7天,腹泻初期有极少数猪呕吐。
③成猪染病但绝大多数不发病,部分猪轻度腹泻或一时便软便,对体重无明显影响。
预防措施:
① 晚秋、冬季和早春一定要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温工作,加厚保温垫料并勤更换,必要时可给猪舍加温。
② 从外地进猪时,一定要隔离观察10~15天,无疫情方可进栏饲养。
③ 严禁猫、狗等进入猪舍。
④ 经常及时的打扫、清理猪舍粪水等,无疫情时每周用3%~4%氢氧化钠溶液冲洗、消毒1~2次,后用清水冲洗1~2次,或喷50%百毒杀3000倍液等消毒。
治疗方案:
①在治疗方面,由于此病发病急,病程短,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高,可减少死亡。北京国浩高科生物药业有用此病的特效药,可用于猪群的预防和治疗。
②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案:肠毒清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本品每套治疗量100斤体重,预防量200斤体重,一天一次,三天一个疗程。病情严重的可酌情加量。(针对病情严重的可先注射一针阿托品每头按1—3ml,同时口服次硝酸铋或鞣酸蛋白+活性炭口服,连用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