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宋朝有三省和二府三司

2025-04-14 02:57:5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宋朝在形式上仍然存在三省六部。
唐朝末年由于战乱频繁,中央设置了许多临时官职,这些官职大多以‘使’结尾。比如说三司使、转运使、安抚使等等,这些官职大量侵占了原三省的职能。比如说三司使下设户部、盐铁、度支三部。原来的三省则慢慢成了空头部门。这一倾向在五代更加严重,到北宋时演变成了寄禄、差遣系统。
以寇准为例,在澶渊之盟时本官是兵部侍郎(这是在三省系统以下的)参知政事(这是二府中政事堂中的官职)所以说宋朝早期在形式上仍然存在三省六部,但权力都归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这二府三司了。

回答2:

皇帝为了加强对朝政的控制,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虽然仍沿唐朝制度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但其主要职权被置于内庭的政事堂控制,政事堂又称中书门下或中书,是宰相们议事办公的场所。囊括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的主要职权,是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即,宋朝有三省。
二府:宋朝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与政事堂对掌大权,号称“二府”。

三司:设三司使总理财政,掌度支、盐铁、户部事,三司使地位在执政(即宰相下的参知政事)之下,号称“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