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根系分布浅,叶片多,水分蒸腾量大,所以对水分要求较高,耐旱性较差。因此,在草莓栽培过程中应及时充足地供应水分,以满足草莓生长结果的需要,但又不可过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北方草莓园灌水重点是在草莓开始生长到果实采收期的3~6月份,因为,此时正值草莓根系和茎叶生长及开花结果期,而此时雨少风多,空气干燥,气温迅速升高,蒸腾量大。如果缺水,草莓根系发育受阻,老化加快,根重减轻;果实变小,果面干瘪,皱缩,暗淡无光;叶片萎蔫,光合作用减弱。一般从草莓开始生长到果实采收前需要灌水4~5次。
第一次浇水在草莓返青后浇返青水,浇水的适宜时期因土壤墒情和降水情况而定,只要不过分干旱应适当晚浇,否则容易引起茎叶旺长,出现植株生长量大,叶片过多,生长密闭,花序小,坐果少,产量低的现象。一般以显蕾期浇第一次水为宜,在河北约为3月底或4月初。花序伸出至开花前浇第二次水。草莓进入开花期需水较多,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是草莓全年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有利于增大果个,提高产量,一般需浇水2~3次。每次浇水量不可过大,不能大水漫灌。浇水后切忌积水暴晒,以免造成水温上升引起烂果死苗。
果实采收后为了恢复生长,促发匍匐茎苗,可浇水一次。进入7~8月份正值北方雨季,气温高,植株停长,如不过分干旱可不浇水。9~10月份为草莓的花芽分化期,土壤含水量不易过高,应适当控水,过分干旱时可浇小水。11月上、中旬土壤结冻前应浇越冬水,并且水量要充足。
灌水方法可在行间开沟引水沟灌,高垄栽培时可直接在垄沟内灌水。在果实成熟期,可采用隔行灌溉的方法,既不会影响正常采收,又可防止灌水后踩踏使土壤板结。平畦栽植的草莓园可进行分区漫灌。每次采收以后要立即灌水,这样既可促进后期浆果增大,提高产量,又可避免因灌水而妨碍采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滴灌的方法,避免浆果沾泥土,减少烂果,增加好果率,并能节省用水30%左右,增产15%~20%,且土壤也不易板结。
草莓每次浇水时灌水量不可过大。水分过多会使土壤通气不良,影响草莓根系的生长,而且草莓的叶片和果实也易感染病菌,果实风味变淡,硬度降低,不利贮运。因此在土壤黏重、水分不易渗透和低洼的草莓园,以及南方如遇雨水过多,一定要注意清理疏通垄沟,保持沟渠相通,做到及时排水,雨停田干。
.定植后的日常管理
1.铺滴灌带
在定植水浇后进行铺滴灌带,每畦两根。
2.在草莓缓好苗后对畦进行铺膜,铺膜时对准苗心开一小口,将茎叶轻轻的扶出膜外避免伤苗。将植株周围的开膜口用土盖住压实。开洞口时尽量小一些,以增加保温效果和减少洞口长出杂草的作用。
3.摘除匍匐茎
匍匐茎会大量消耗母株营养,抽伸的匍匐茎要及时摘除,集中养分供植株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在开花结果时把所有的匍匐茎摘除,节约养分供植株开花结果,增加单果重和产量。
4.疏花疏果
草莓可一年四季开花结果,只要温度条件适合可在一年内不断抽
伸花序,不断的开花结果。每株草莓一般有2~3花序,每个花序着生3~30朵花。
5.去老叶
草莓在一年当叶片不断更新。当生长季节发现植株下部叶片成水平着生,并开始变黄,叶柄基部也开始变色时,说明老叶已失去光合作用的功能,要从叶柄基部去除,特别越冬老叶,常有病原体寄生,在长出新叶后要及早把它除去,并可将植株生长弱的侧芽及时疏去,以利于通风透光,加速植株生长。发现病叶,应把它摘除。
6.土肥水的管理
草莓是浅根性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20㎝以上的表层土壤中,极少数根系可达40㎝以下土层,表层土壤的结构、质地及理化特性对草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影响极大。草莓最适栽植在疏松、肥沃、通气良好、保肥保水能力强的中性
或弱酸性沙壤土中生长。
7.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