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镇守汉中十多年,为何到姜维手中仅一个月就江山易主了?

为何到姜维手中仅一个月就江山易主了?
2025-03-31 00:49: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姜维,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按理说应该要比魏延强。但经常有人拿魏延镇守汉中十多年不失,而姜维仅一个多月就失守的事情来说事。事实上,这个事情姜维背了黑锅。汉中的失守,姜维是有责任,但还有其它很多因素,责任不能全部往姜维身上推。

姜维接手汉中的时候,可以说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姜维接手之时,蜀国的开创者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都死了,魏延也因为反叛给杀,扶不起的阿斗上台。这个时候,蜀国的国力越来越弱,要人才没有人才,要粮草缺乏粮草,根本没有对抗魏国的资本。

反观魏延时期,那个时候正是蜀国国力蒸蒸日上之时,那个时候刘备雄心壮志,诸葛亮意气风发,五虎上将磨刀霍霍。魏延镇守汉中的时期,可以说是蜀国国力最强盛,人才最多的时候。那个时候诸葛亮、五虎上将等人,为魏延牵制了魏国大量的军事力量。

姜维的快速失去汉中的自身原因,是因为策略选择错误。魏延当时的策略是拒敌于门外。魏延摆出大量的精兵镇守在汉中各个重要的关口。这些关口易守难攻,魏国对此毫无办法。但姜维选择的策略是诱敌深入,一举歼灭。姜维主动放弃所有关口,收缩兵力,让魏军长驱直入。最终的结果是姜维大败。

姜维的这个策略,高估了自己的势力,低估了魏军的凶猛。这个策略,如果是在蜀国国力最强大的时候实行,大概率会成功,那个时候要将有将,要兵有兵,完全不属于魏国。到了姜维的时候,蜀国的国力太弱,要兵没兵,要将没将,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这样的局面放弃自己的防守优势,选择和敌人一决胜负的做法,是死路一条。

回答2:

国家的情况不一样了,加上姜维能力不足。

回答3:

因为到了姜维时候国家的实力以大幅下降,加之姜维与魏延用兵不同。

回答4:

因为那时候蜀汉的兵力不行了,抵不过曹魏的攻势了。

回答5:

并不是姜维的能力不行,而是当时的情况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