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一种霸王餐可以说学校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简直不顾学生的利益,学校和运营商签订的协议,在这所学校上学的学生只能用他家的电话卡,还有宽带等等,这其实说白了,就是这家运营商给学校送钱了。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只能让用移动的手机卡,还有网线,一开始上大学去报到的时候,学校里面就开始推销移动的手机卡,各种优惠活动,呼天盖地,我当时在家里办一张联通卡,是全国无漫游的,但是等到了学校之后竟然没有了信号,我一打听才知道学校已经把其他的信号更屏蔽了,只能用移动的,我想说这是搞什么,这所学校难道是霸权主义吗?简直让人不可理喻。
学校利用普通学生不了解我国行政性法律规定的缘故, 学校有一定的行政权, 但是这种行政是授权的行政 ,是有限的。
比如象禁止拉网线 ,就是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的行为 ,如果确实签订了协议, 这份协议在法律上是绝对无效的 ,因为该协议侵犯大多数人的利益 。
但是 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是:没有多大的可能通过法院认定该协议无效或认定学校禁止拉网线的行为是侵犯通信自由权的行为
若存在协议 ,建议你去宽带的客服投诉; 若不存在协议, 尽管拉你的网线 ,学校敢派人没 收,就直接报警就好!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典型做法,都要气死了,以前在分校,除了联通各种网快到飞起,每天刷各种短视频一点都不卡,现在呢,来到这个学校以后,每天不论啥网,各种卡。
一个一分钟的视频,要卡六十多次,搁谁谁不崩溃,电信网特别不好,有时候点主页都点不开,移动更是白扯,联通我还没试过,我就想知道这是咋回事,然后我就问了一下学姐。
学姐说,可以办学校的无线网,一个月三十块钱,但是只限在寝室用,学校的其它地方还是不行,我就倔啊,我就憋这口气,就不办,找个饭店连一下午wifi下了好几十集电视剧,我就不用流量,卡死我也不办网。
学校这就是想让我们办校园网呗,就不办,没办法,我想不开,我就憋着这口气。
为了方便用网,我同时办了两张电话卡。移动号码是高考录取时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到家里的,主要用于流量使用,18元套餐包括40个小时的WLAN使用时长、100M的免费流量包。移动卡号胜在流量叠加方面的便捷,5元叠加30M,10元70M,资费越多,优惠幅度越大,每月还可重复叠加20次,次月自动取消“流量加油包”。而另一个电信号的流量费则贵一些,如果固定办理的5元流量套餐使用告罄,就只能增开10元套餐,然后层层叠加。
对我而言,每月100M流量远不够使用。为节省话费,平日用手机上网时,她都选择移动账号。可移动网络也不给力,在宿舍网络“就慢得像蜗牛一样”。移动公司在校园广告上宣称,此区域的光纤可达8M,可测速软件的结果显示,只有1~2M。因而,遇到急事,不少同学都“像热锅上的蚂蚁”。
由于各运营商竞争激烈,网线也不是想拉就能拉。我们学校只有部分宿舍有现成的电信网线,有学生想接宽带,电信服务人员就一再询问所在宿舍的具体栋数以及楼层,因为他们首先得确定,电信的网线是否已进入了那栋楼。而当问及网速如何时,工作人员的回答很含糊,“大概在4M~8M吧,具体多少得看缘分。”
移动运营商视高校市场为巨大商机,纷纷在这里开辟市场,有时候争得不可开交。“不同的楼有不同的网络覆盖,有些则是几大运营商的光纤同时覆盖,这里面肯定有竞争。”一般来说,激烈的竞争会带来物美价廉的服务。但在校园中,运营商们的竞争并未让学生尝到实惠,反而采用割据垄断的模式提高网络资费,这让很多学生“苦不堪言”。
就像我们学校。
大四了,学校要是差不多不过分,学生也不爱多事,国家工信部我也投诉了,说的乱七八糟,不管能不能解决,也要出口气。四个学期270多块钱一个月将近70块钱的网费,不让安装路由器,你们觉得合理吗?学生也是消费者,为什么消费了却不能享受应有的待遇呢?假如这是小区,这是公司,禁止安装路由器一个电脑一根网线,你们会觉得合理吗?学校差什么?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无线网了?
学校的网络运营商就是看中了学生好欺负,学校不让私自安装路由器,凭什么呢?不就是强制性消费么?强迫你自己买网,老老实实的连个网线。就像大家都觉得去ktv禁止自己拿吃的喝的一样,觉得有道理,都被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