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组合特征

2025-04-14 09:49:1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在长期的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壤元素发生了迁移、分散和富集作用,一些地球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呈有规律地组合,呈现良好的共同消长关系和较好的相关性、聚集性。

对浙北区、浙东区和浙中区深层、浅层(或表层)土壤中元素聚类分析和不同因子元素组合与载荷的对比研究(图3-1至图3-3和表3-1)表明,深层、浅层(或表层)土壤中元素组合特征十分相似,不同类型元素往往聚集在同一簇类中。

1.造岩元素(Ca、Mg、K、Na、Al)

一般认为,成土过程中造岩元素组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这一点在浙中区(内陆基岩区)土壤中得到了良好的反映,无论是深层还是浅层土壤,造岩元素都聚集在一个簇团中,而在浙北区和浙东区,造岩元素都分散到相关性不强的各簇团中,这可能与成土物质来源有关。

2.铁族元素(Fe、Ni、Cr、Co、V、Ti)

图3-1 浙北平原区表层土壤(a)与深层土壤(b)元素聚类谱系图

图3-2 浙东沿海丘陵平原区表层土壤(a)与深层土壤(b)元素聚类谱系图

Fe、Ni、Cr、Co、V、Ti、Mn等铁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相近,它们都具有亲铁、亲硫和亲氧三重性。从各区域浅层、深层土壤元素谱系图上可以发现,铁族元素在深层土壤中的亲和性明显强于浅层,表现出第Ⅰ环境中亲铁元素间的地球化学组合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且浙中和浙北地区深层土壤亲铁元素间的亲和性要高于浙东地区。由于浅层土壤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铁族元素的亲和性往往随土壤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谱系图上阶梯状结构也能反映出这一特征。

图3-3 浙中盆地区表层土壤(a)与深层土壤(b)元素聚类谱系图

3.亲硫元素(Cu、Pb、Zn、Au、Ag、As、Sb、Hg)

这类元素也被称为成矿元素,在区域上,常形成与矿床或含矿地层岩石相联系的地球化学异常。深层土壤中的元素组合,往往更能反映与成矿有关的信息。浙北地区Hg-Au-Ag-Pb-Cd构成一个阶梯状簇团;浙东地区,除Au-Hg-Ag外,深层土壤中其他元素的聚合性不强,在表层土壤中出现了Cu-Zn-Cd-Pb-Sb聚合性;在浙中,由于该区土壤与基岩地质背景的关系密切,无论是深层还是浅层,这类元素均很好地组合在一个簇团之中。值得注意的是,As、Sb在土壤环境中多表现出较好的亲和性。

4.氮、磷、硫(N、P、S)

N、P、S都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元素,也是土壤营养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区土壤中N、P、S都呈现出良好的聚合性,因此,无论在深层土壤的谱系图中,还是在浅层土壤的谱系图中,它们都紧密集聚在一个簇团之中。

表3-1 浙江省不同因子相关元素组合表

回答2:

《集合》:1.2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