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对猪有什么用处?能量水平对猪的生产有什么关系?

2025-04-14 04:10: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碳水化合物是猪饲料中的主要能量来源,它是包括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和黏多糖物质等在内的一类物质。日粮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形式存在,还有少量葡萄糖或果糖。而真正能给猪提供能量的主要是淀粉,它在唾液淀粉酶、肠酶和胰酶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而为机体吸收和利用,用来作为进行呼吸、运动、循环、消化、分泌、细胞更新、神经传导及维持体温等各种生命活动的能源。
剩余的葡萄糖还会在猪体内转化成脂肪储积起来,作为能量储备,以备饥饿时利用。脂肪组织和肝脏是体内合成脂肪的主要组织,猪是储积体脂肪能力最强的家畜之一,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在猪体内转变成脂肪。大量食入碳水化合物时,体内由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脂肪的量也增加。碳水化合物在猪体内不能转化为蛋白质,但是,当猪食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足时,就会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甚至体蛋白来满足能量的需要,而当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充足时,可以减少蛋白质的分解。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碳水化合物又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玉米、高粱、小麦、大麦等谷实类及甘薯、马铃薯等薯类中都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是供给猪能量的好饲料,但这类饲料却都具有某些氨基酸含量低、营养价值不全面的缺点,所以在利用时一定要合理搭配或添加所缺乏的营养成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供给猪能量的多少,即能量水平,对于猪的生产关系很大。对于小后备猪,能量供给不足,生长发育就受到阻碍,增重缓慢,性成熟晚;肉猪能量供给不足,生长缓慢;相反,种猪供给的能量过多,就会变得肥胖,不能正常繁殖,出现母猪不发情,产仔少,返情率高,公猪精液品质下降、性欲低等现象。如果能量不足,种猪过分消瘦,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许多研究证明,对于种母猪,在配种前半个月给予短期优饲,提高能量水平,能促进发情,增加排卵数;在怀孕前期限制能量水平,可以减少胚胎死亡;然后,在怀孕最后一个多月再给予丰富饲养,能够促进胎儿发育。这样,从配种前半个月至怀孕后期,对种母猪的能量水平实行“高—低—高”的控制,可以提高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在农村散养条件下,有人对怀孕前期的母猪主要喂给青粗饲料,而在怀孕后期加喂精料,这是完全正确的,但还需要改进的是,一般对母猪配种前的饲养不够重视,母猪一断奶就把精料完全减掉,管理粗放,这就会影响母猪发情,使排卵数减少。因此,母猪断奶后和配种前的后备母猪,在以青粗饲料为主的条件下,适当增加精料给量,提高能量水平,对促进发情,增加排卵,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