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郭德纲在《相声有新人》里说,赵伟洲是他们那辈里最会说相声的?

2025-03-28 22:35: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郭德纲这一句话,打翻了半船人。赵伟洲的相声实力有目共睹,但其余与郭德纲一样“明”字辈的演员还包括王谦祥,冯巩,姜昆和李金斗等大神,估计他们听了可能不会太舒服。

 

王谦祥和李增瑞的实力自不必说,有过不少名作。冯巩虽然早已“不务正业”,但曾经的冯巩牛群几乎是春晚硕果仅存的相声。姜昆的名气远大于实力,但多少也有一些实力。而李金斗的《武松打虎》和《梁山会议》等相声,也都算是经典作品。         

赵伟洲的创作表演实力,应该算是行业中的翘楚。很多人都说,是他一手捧红了杨少华。不过就算是老相声听众,在他俩还没有走红之前,对赵伟洲也不是很熟悉吧。

 

可以说,赵伟洲和杨少华其实是互相成就。赵伟洲在相声中自作聪明的“狗气”和杨少华有意藏拙的“蔫坏”,是相声中两种极少见的风格。正是因为这样的类型,也导致赵伟洲此前籍籍无名,杨少华被人嫌弃。

 

当然,这里确实得为赵伟洲当时的灵机一动喝彩。赵伟洲和杨少华住一个院子,而且两个人也都没有固定搭档。是赵伟洲灵光乍现,下决心要尝试一下新的形式,才回头写下了经典的《枯木逢春》。             

在这段相声中,赵伟洲站在逗哏位置,实际是为捧哏的杨少华垫话,把包袱尽量给杨少华,让他尽情发挥“撒狗血”长处。这是相声表演形式上的一大创新。但这种创新却是难以复制的。因为很难找到这样一对特点鲜明而又与众不同的演员。

 

对于自己甘为绿叶的作法,赵伟洲是这样说的,“如果我当初想让观众关注我,写活的时候就不那么写了,但是没有必要,一段相声成熟的标志是让观众喜欢,台上捧逗配合下来的整体效果才是最关键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赵伟洲对于相声有着深刻的理解。

             

同样,赵伟洲评价杨少华的特点就是“喧宾夺主”。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只是说杨少华的表演特点,有点像逗哏的,也就是说杨少华太抢戏了。但在他们之间的合作中,也只有突出杨老爷子,才能达到节目效果。

 

赵杨二人一战成名,并且多次走上央视的舞台,表演了不少经典作品。可是,他们二人成名后的散伙却让人难以理解。很多人都说杨少华红了以后忘了本,蹬了自己的恩人赵伟洲,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杨议捧场。

 

但想当年杨议已经和杨进明合作得到相声大赛的冠军,在天津的舞台上,他们很受欢迎。然后又开始筹划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按理说杨少华没有必要在自己当红的时候,回头来帮衬杨议。

             

而赵伟洲也被侯耀文调到了铁路文工团,竟然和单联丽搭档男女相声。好在赵伟洲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参加了相声大赛。当时他表演的一段群口《卖枕头》,把“狗气”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拿了一等奖。

 

在以后的日子里,杨少华还能在《杨光》系列剧中露个脸,陪着杨议说个相声。而最难见到的是赵伟洲,网络上没有他的新段子,天津电视台也没有他的新作品。本来具备相声大家的实力,却在自己最出成果的年龄段,消失在观众的视野里。

 

赵伟洲单凭不凡的创作能力,和对传统艺术的独特理解,就能在“明”字辈演员中,保持一种鹤立鸡群的地位。但很可惜,赵伟洲最高光的一段时间,还是在和杨少华合作期间。             

不得不说,离开杨少华,赵伟洲其实很难找到合适的搭档。他特有的表演风格,并不适合普通相声演员。而杨少华和杨议搭档中,当然杨议也是捧着老爷子,但杨议缺乏“狗气”的特点,因此二人对比不强烈,也就失去了当初的轰动效果。

 

 

郭德纲在《相声有新人》节目中的这番表达,大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势。好像在相声界中,能有如此“指点江山”本领的,也就只有老郭自己了。他一边借夸奖赵伟洲,同时多少对目前的相声界感到失望。             

从谦虚谨慎的角度出发,郭德纲确实有些过分。但从相声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或许也是对于墨守成规的同辈演员的鞭策,只是这些主流的同辈演员,未必愿意听罢了。

回答2:

因为赵伟洲出身于相声世家,所以他父亲是相声名家赵心敏,他的大师是有名的苏文茂。 从相声的气氛和相声演员的承继这一方面来说,赵伟洲可以说是“专业出身”,相声实力很强。而且,赵伟洲是相声行业里非常少见的“原创型相声演员”。赵伟洲极有相声才华,他原创过很多好段子。要知道,缺少原创段子是近二十年来相声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但赵伟洲一直在坚持原创,他是真心喜欢相声,并且希望这个行业能够繁荣起来。 

郭德纲在《喜剧有新人》节目中确实称赞了赵伟洲,他说他是他们这一代相声演员中相声最好的。 从语气来看,又从赵伟洲的实际能力来看,这是心里话,不是客气。 赵伟洲基本上可以说值得这样的肯定。赵伟洲是相声演员的异类,他的创作和表演总是空空如也,有时看起来没有界限,但内行人可以看到传统相声的基础。 他像很多天津相声演员一样低调,但因为公演在全国响起,所以得到了更大的知名度。 赵伟洲先学会叫大师,第一次学会叫父亲。 这句话也不是假的。 赵伟洲的父亲是天津相声名家赵心敏,大师是文呗相声演员苏文茂。 赵伟洲从小跟着苏文茂学习相声,接受马三立、张寿臣、赵佩茹等的直接指导,可以说相声的基础非常深厚。 再加上他从小聪明是说相声的好材料。赵伟洲与很多演员合作过表演,从小就与王佩元合作过,与谢天顺、杨少华,单连,刘伟合作过。

其中有名的是90年代中期杨少华和相声《枯木逢春》 。的组合。 赵伟洲是这个相声的笑话,大部分负担来自善于使用萎靡不振的杨少华,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搭档很受全国欢迎,后来两人演了很多作品。 加入铁路文工团后,赵伟洲在相声比赛中表演了《卖枕头》的群口活,获得了最佳模糊奖。看赵伟洲的表演,经常被他无可战胜的风格所压倒。 他总是喜欢离奇的想法,看起来像在天上飞,但有相声的味道。 他总是冷漠地示意人滑稽,假装愚蠢,挑起的重担经常出其不意,在平地上震惊了雷。。

赵伟洲的相声没那么大众,但我真的很喜欢他。 前段时间我和赵伟洲老师谈过,我想采访他,但最后,以这种形式他也不想参加。 如果采访天津的其他几个老人,我只是说代表我。 后来见到王佩元老师,我告诉了他这件事。 赵伟洲的老搭档王老师,这样的。赵伟洲的相声剑总是一派,被嘲笑为“狗派”,本人好像有这样的性格。

回答3:

赵伟洲在相声上确有天赋,能写会演,捧逗俱佳,尤其是他跟杨少华的合作, 给广大相声观众奉献出了很多精彩的优质作品,并且他在很早的时候就拜相声文哏苏文茂为师,所以他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即便“最”字用的有失偏颇,但是赵伟洲的确具有极高的相声造诣。

回答4:

赵伟洲出生于相声世家,被人称相声界鬼才,并且很善于创作,没有他,就没有人知道杨少华。赵伟洲在相声这条路上虽然走的崎岖,但是最后还是凭借了自己的才华被人知道和喜爱。

回答5:

为什么郭德纲说赵伟洲是他们那辈里最会说相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