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了冬至,天气还会变冷

2025-04-01 09:55: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只是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但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气旋/反气旋的移动,各地气候类型(我这里是温带季风型气候)、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活动等,原因是很复杂的。我国温带季风型气候的降温主要由来自
蒙古-西伯利亚
高压的冷气流决定。

回答2:

冬至标示着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扩展资料

数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

数九寒天,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至

百度百科-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