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 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于江阴申港东南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季札重信义。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此事传为千古美谈。《春秋》载,季札于公元前485年死后葬在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今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耸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
巨赞 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1908年出生于要塞贯庄村。著名佛学家。1931年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取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用5年多时间,攻读了8000多卷经文,写下数百万字笔记。抗战爆发后,与左翼文化人士郭沫若、夏衍、田汉、柳亚子等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41年,撰成《新佛教概论》,提出改革佛教的主张。多次应邀赴台湾、澳门、香港讲学。1949年为改革佛教上书毛泽东及各民主党派。9月,巨赞作为佛教界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1952年参加筹建中国佛教协会,后一直担任副会长,兼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增进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的团结,保护佛教文物,开展佛学研究,促进国际佛教徒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他精通佛典,通晓英、日、德、俄等语,在海内外各佛学刊物上发表上百篇论文。1983年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84年4月7日于北京圆寂。
吴文藻 1901年生于夏港。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16岁考上北京清华学堂,后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3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得到该校"最近10年内最优秀的外国留学生"奖状。1929年6月与冰心结婚后历任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培养了不少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专业人才。是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9年、1983年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六、七届中央常委,并先后担任中国民族学会、中国社会学学会、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世界民族学学会的顾问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等职。1985年逝世。
张曼筠,女,1901年生于江阴。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的夫人。学生时代参加"五四"运动,后从事社会教育工作。1936年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8年,赴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后在重庆、昆明与李公朴一起开办北门书屋、北门出版社, 出版进步书刊,推进民主运动。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遭国民党特务暗杀,她继承遗志,毫不畏惧,继续为和平民主奔走。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全国妇联执委、民盟中央委员兼办公厅主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5年12月病逝于北京。
钱振标 又名钱正表,号山青泉。1895年出生在江阴市西郊能家村农民家庭。1914年考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五四"运动爆发,钱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爱国宣传活动。1924年,受到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毛泽东和部长胡汉民接见并介绍参加国民党。1925年4月,钱振标在丹阳由恽代英介绍参加共产党。5月,受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派遣,去西北冯玉祥的国民军做政治工作。秋,随国民军第一军第二师去甘肃,宣传孙中山三大政策同时,还秘密宣传马列主义思想。1927年,钱振标回到南方,与党中央派到江苏恢复省委工作的王若飞取得联系,担任临时省委委员、农运特派员。10月10日,中共江阴县委成立,钱担任县委书记,组建农民革命军,兼任总司令,领导江阴后塍2次农民暴动。1928年8月,钱任京沪特委军委书记兼江阴县委书记。10月18日下午,钱在常州大成旅馆参加京沪特委会议时被捕。面对国民党劝降,钱说:"别来游说了,我对于共产主义之信仰至死不变!"11月25日,在君山南麓陆家坟场英勇就义。临刑前写下"草地斜阳,洁白而纯洁的羔羊,不绝地跳跃,不绝地徜徉,归乡何处,断头台上"的诗句。
吴研因 原名辇瀛,1886年生于要塞贯庄村, 1903年进上海半淞园师范讲习所学习3年,1911年夏,和刘半农等编辑《江阴杂志》。民国元年(1912年)参与创办《江阴报》。所编《新学制小学国语教科书》、《小学历史自习书》,风行全国。1916的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编写《新式学生字典》。1928年,就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反对在小学读经,为推行白话文教材据理力争。1941年11月被以华侨教育专员的名义派至菲律宾考察。抗战胜利后返南京,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解放后,应周恩来邀请,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科教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小学教育司司长。曾主持小学体制改革,领导制订《小学工作条例四十条》、《小学生守则》。1959年后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1975年7月13日于北京病逝。
周水平 号刚直,又名树平。1894年6月27日出生于顾山周东庄。1915年,考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讲习班。1918年秋,得到亲友资助,留学日本东京高等体育学校。痛感弱国无外交、救国须救民,于1921年上半年回国,开办平民夜校。1926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又加入国民党。"五卅"惨案发生后,主持川沙国民外交后援大会,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募捐救济死难工人家属。以"星社"名义,创办《星光报》,在第一期上发表《敬祝世界无产阶级万岁》的文章。发起组织佃户合作自救会,号召佃户参加,团结一致,抗拒业主压迫,得到广大农民的强烈拥护。澄锡虞3县地方豪绅33人联名控告周水平。周遭军阀政府非法逮捕。1926年1月16日晚,孙传芳密令江阴县署斩决。17日凌晨,周在市桥西堍刑场上用普通话对周围群众高呼:"我叫周水平,非盗非匪,为了多数贫民而死,死而无恨!"周被斩首后,头颅悬挂在县署的照壁上示众3日。后其弟周全平、周倜和未婚妻夏静波相继参加共产党。
奚佐尧 原名祖耀,字冠一。1897年出生于马镇北渚。1912年,考入江苏公立南菁学校。1916年7月考入天津工业学校。不久,转入北京大学继续深造。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结识了陈毅等许多青年革命者。1922年6月,参加周恩来发起组织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8月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立,奚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奚佐尧根据党组织指示,和朱德等30余人进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训练班学习,接受"地下"游击斗争的特殊训练。1926年3月奉命从苏联回国,在广州黄埔军校协助培训军事干部。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奚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技术书记。为配合北伐战争,准备发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奚佐尧在南市秘密筹集武器弹药,组织人工武装,进行军事训练。10月17日,中共上海区委准备组织武装起义。区委书记罗亦农任总指挥,奚佐尧负责暴动的技术工作。10月23日,预定起义的时刻,奚不顾个人安危,携带手枪和子弹,前往区参谋部探询情况。在亲贤口被潜伏的军警逮捕。26日下午2时,奚在南市刑场英勇就义。27日,中共上海区委发出《为奚佐尧同志志哀,全体同志武装起来!》的告同志书。指出奚佐尧是党的"最忠勇最良好的同志"。
奚佐尧 原名祖耀,字冠一。1897年出生于马镇北渚。1912年,考入江苏公立南菁学校。1916年7月考入天津工业学校。不久,转入北京大学继续深造。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结识了陈毅等许多青年革命者。1922年6月,参加周恩来发起组织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8月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立,奚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奚佐尧根据党组织指示,和朱德等30余人进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训练班学习,接受"地下"游击斗争的特殊训练。1926年3月奉命从苏联回国,在广州黄埔军校协助培训军事干部。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奚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技术书记。为配合北伐战争,准备发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奚佐尧在南市秘密筹集武器弹药,组织人工武装,进行军事训练。10月17日,中共上海区委准备组织武装起义。区委书记罗亦农任总指挥,奚佐尧负责暴动的技术工作。10月23日,预定起义的时刻,奚不顾个人安危,携带手枪和子弹,前往区参谋部探询情况。在亲贤口被潜伏的军警逮捕。26日下午2时,奚在南市刑场英勇就义。27日,中共上海区委发出《为奚佐尧同志志哀,全体同志武装起来!》的告同志书。指出奚佐尧是党的"最忠勇最良好的同志"。
季札 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于江阴申港东南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季札重信义。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此事传为千古美谈。《春秋》载,季札于公元前485年死后葬在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今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耸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
巨赞 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1908年出生于要塞贯庄村。著名佛学家。1931年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取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用5年多时间,攻读了8000多卷经文,写下数百万字笔记。抗战爆发后,与左翼文化人士郭沫若、夏衍、田汉、柳亚子等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41年,撰成《新佛教概论》,提出改革佛教的主张。多次应邀赴台湾、澳门、香港讲学。1949年为改革佛教上书毛泽东及各民主党派。9月,巨赞作为佛教界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1952年参加筹建中国佛教协会,后一直担任副会长,兼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增进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的团结,保护佛教文物,开展佛学研究,促进国际佛教徒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他精通佛典,通晓英、日、德、俄等语,在海内外各佛学刊物上发表上百篇论文。1983年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84年4月7日于北京圆寂。
吴文藻 1901年生于夏港。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16岁考上北京清华学堂,后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3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得到该校"最近10年内最优秀的外国留学生"奖状。1929年6月与冰心结婚后历任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培养了不少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专业人才。是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9年、1983年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六、七届中央常委,并先后担任中国民族学会、中国社会学学会、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世界民族学学会的顾问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等职。1985年逝世。
张曼筠,女,1901年生于江阴。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的夫人。学生时代参加"五四"运动,后从事社会教育工作。1936年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8年,赴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后在重庆、昆明与李公朴一起开办北门书屋、北门出版社, 出版进步书刊,推进民主运动。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遭国民党特务暗杀,她继承遗志,毫不畏惧,继续为和平民主奔走。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全国妇联执委、民盟中央委员兼办公厅主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5年12月病逝于北京。
钱振标 又名钱正表,号山青泉。1895年出生在江阴市西郊能家村农民家庭。1914年考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五四"运动爆发,钱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爱国宣传活动。1924年,受到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毛泽东和部长胡汉民接见并介绍参加国民党。1925年4月,钱振标在丹阳由恽代英介绍参加共产党。5月,受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派遣,去西北冯玉祥的国民军做政治工作。秋,随国民军第一军第二师去甘肃,宣传孙中山三大政策同时,还秘密宣传马列主义思想。1927年,钱振标回到南方,与党中央派到江苏恢复省委工作的王若飞取得联系,担任临时省委委员、农运特派员。10月10日,中共江阴县委成立,钱担任县委书记,组建农民革命军,兼任总司令,领导江阴后塍2次农民暴动。1928年8月,钱任京沪特委军委书记兼江阴县委书记。10月18日下午,钱在常州大成旅馆参加京沪特委会议时被捕。面对国民党劝降,钱说:"别来游说了,我对于共产主义之信仰至死不变!"11月25日,在君山南麓陆家坟场英勇就义。临刑前写下"草地斜阳,洁白而纯洁的羔羊,不绝地跳跃,不绝地徜徉,归乡何处,断头台上"的诗句。
吴研因 原名辇瀛,1886年生于要塞贯庄村, 1903年进上海半淞园师范讲习所学习3年,1911年夏,和刘半农等编辑《江阴杂志》。民国元年(1912年)参与创办《江阴报》。所编《新学制小学国语教科书》、《小学历史自习书》,风行全国。1916的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编写《新式学生字典》。1928年,就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反对在小学读经,为推行白话文教材据理力争。1941年11月被以华侨教育专员的名义派至菲律宾考察。抗战胜利后返南京,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解放后,应周恩来邀请,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科教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小学教育司司长。曾主持小学体制改革,领导制订《小学工作条例四十条》、《小学生守则》。1959年后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1975年7月13日于北京病逝。
周水平 号刚直,又名树平。1894年6月27日出生于顾山周东庄。1915年,考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讲习班。1918年秋,得到亲友资助,留学日本东京高等体育学校。痛感弱国无外交、救国须救民,于1921年上半年回国,开办平民夜校。1926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又加入国民党。"五卅"惨案发生后,主持川沙国民外交后援大会,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募捐救济死难工人家属。以"星社"名义,创办《星光报》,在第一期上发表《敬祝世界无产阶级万岁》的文章。发起组织佃户合作自救会,号召佃户参加,团结一致,抗拒业主压迫,得到广大农民的强烈拥护。澄锡虞3县地方豪绅33人联名控告周水平。周遭军阀政府非法逮捕。1926年1月16日晚,孙传芳密令江阴县署斩决。17日凌晨,周在市桥西堍刑场上用普通话对周围群众高呼:"我叫周水平,非盗非匪,为了多数贫民而死,死而无恨!"周被斩首后,头颅悬挂在县署的照壁上示众3日。后其弟周全平、周倜和未婚妻夏静波相继参加共产党。
奚佐尧 原名祖耀,字冠一。1897年出生于马镇北渚。1912年,考入江苏公立南菁学校。1916年7月考入天津工业学校。不久,转入北京大学继续深造。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结识了陈毅等许多青年革命者。1922年6月,参加周恩来发起组织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8月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立,奚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奚佐尧根据党组织指示,和朱德等30余人进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训练班学习,接受"地下"游击斗争的特殊训练。1926年3月奉命从苏联回国,在广州黄埔军校协助培训军事干部。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奚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技术书记。为配合北伐战争,准备发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奚佐尧在南市秘密筹集武器弹药,组织人工武装,进行军事训练。10月17日,中共上海区委准备组织武装起义。区委书记罗亦农任总指挥,奚佐尧负责暴动的技术工作。10月23日,预定起义的时刻,奚不顾个人安危,携带手枪和子弹,前往区参谋部探询情况。在亲贤口被潜伏的军警逮捕。26日下午2时,奚在南市刑场英勇就义。27日,中共上海区委发出《为奚佐尧同志志哀,全体同志武装起来!》的告同志书。指出奚佐尧是党的"最忠勇最良好的同志"。
奚佐尧 原名祖耀,字冠一。1897年出生于马镇北渚。1912年,考入江苏公立南菁学校。1916年7月考入天津工业学校。不久,转入北京大学继续深造。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结识了陈毅等许多青年革命者。1922年6月,参加周恩来发起组织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8月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立,奚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奚佐尧根据党组织指示,和朱德等30余人进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训练班学习,接受"地下"游击斗争的特殊训练。1926年3月奉命从苏联回国,在广州黄埔军校协助培训军事干部。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奚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技术书记。为配合北伐战争,准备发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奚佐尧在南市秘密筹集武器弹药,组织人工武装,进行军事训练。10月17日,中共上海区委准备组织武装起义。区委书记罗亦农任总指挥,奚佐尧负责暴动的技术工作。10月23日,预定起义的时刻,奚不顾个人安危,携带手枪和子弹,前往区参谋部探询情况。在亲贤口被潜伏的军警逮捕。26日下午2时,奚在南市刑场英勇就义。27日,中共上海区委发出《为奚佐尧同志志哀,全体同志武装起来!》的告同志书。指出奚佐尧是党的"最忠勇最良好的同志"。
泰伯化育,季子南来,言偃施教,境内文化渊源流长。自宋至清,兴教设塾,蔚然成风,境内共出文武进士30人,举人33人,内有探花一名,解元3名,秀才数不胜数,学者名医,能工巧匠 社会名流,屡世不绝。如元代陆文圭精研医道后人尊他为江阴中医鼻祖。明代进士卞荣才思敏捷,。曹骖被誉为江南才子。清进士曹禾学贯古今,著述颇丰。清末名医柳宝诒,精研医道,医术通神,名闻遐尔。兵部尚书曹毓英,清末民国时期名医曹家达(字颖甫)等,祖籍同源出于伞湖一脉。1938年成化中学的创办,特别是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教育的一贯重视,小学初中高中普及教育逐层推进落实,造就了境内浓厚的文化氛围。造就了大批有用之才。而外出深造,从军提干,成为党政军界县团级以上干部,科教文卫副高职以上专业技术人士,就达300多位。其中有核能专家,航天航海专家,军工和军事理论专家,文化艺术著名作家,编审,医学内外科专家,教育专家等。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人士10多位。著名版画家赵宗藻任浙江美术学院副院长,孙民治任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顾铭洪任扬州大学校长,缪铨生任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在外领导、 专家 、学者、 立身、 立业、 立言、 立论,著书极丰。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吴文治,撰述出版《柳宗元评传》等10余种专著,约1800万字,主编有关选集 、汇编近10卷。上海乐团一级指挥曹鹏祖出周庄。
山川胜境,备受历代达官贵人、 文人墨客青睐。在周庄境域建庙宇,造别业,修景观,营墓穴,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群体。约公元前500年左右,吴王阖闾八子薨,葬于伞墩,就地取土垒墩形成伞湖,南朝梁武帝时湖畔遍植梅树,成为境内胜境之一。唐代太子少保薛稷在稷山建别业,逐步建成稷山10景。同代,定山建寺,规模恢宏,有七级浮图一座,名黉塔……
周庄地处中纬度,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境内山环水绕,水源丰盛,植被葱郁,为人类生息 、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山水相依,人杰地灵,漫步在周庄,感受中国经济强镇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定会使您留"周"忘返。
刘氏三兄弟刘半农、刘天华、刘半茂,是我国现代文化名人。 刘半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摄影学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积极投身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他在担任《新青年》杂志编辑时,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诗与小说精神之革新》等震惊文坛的进步论著,成为新文化运动中一位“斗士”和“闯将”。他开创了我国新诗流派“白话诗”,影响甚广。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学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刘天华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二胡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不登大雅大堂”的二胡从民间推向世界,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派。他在我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沿用西方五线谱记录整理民间音乐,大胆借鉴“西乐”,“改进国乐”,使二胡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他不仅创作了《病中吟》、《良霄》、《空山鸟语》等流传广泛的不配名曲,而且培养了大批二胡、琵琶传人。他把“学习、研究、创作、演出和教学联系在一起,构成他全部的音乐生涯”。 刘半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也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天华逝世后,刘半茂为了继承其“改进国乐”的遗志,毅然放弃西北大学英语教授的席位,改任音乐教授。先后在四川、南京、安徽、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他一生创作了《汉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独奏曲,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刘氏兄弟纪念馆位于江阴市西横街49号,是江阴市人民**为纪念我国现代文化名人刘半农、刘天华、刘半茂三兄弟而利用刘氏后裔捐赠的祖籍故居改建的。它坐西朝东,前后二进十间三庭院,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宅特色的清未建筑,距今约有150年,与古兴国塔、文庙南北呼应,浑然一体,构成江南古城的一个游览区。纪念馆还有“百年天竹”、“石鼓墩”、“酱台”、“竹园”等遗迹和景点。纪念馆由原文化部部长朱穆之题写馆名,著名女作家谢冰心为纪念馆写了序文。陈列分“事迹介绍”和“故居景点”两大部分六个展室,共陈列展品300余件。
{张曼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