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数据:160558人
迁往外地安置71875人,区内安置88573人
习家店迁往南漳;嚣川、草店迁往随县;浪河迁往汉川;六里坪和草店一部分迁入沔阳;青山港、凉水河区迁入枣阳,草店一部分迁入武昌。
当时移民很苦,现在有政策补贴了,生活也好起来了
195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破土动工,同时开启了淅川近代大移民的闸门。
“从某种意义上讲,淅川的移民开始于‘支边’。”淅川县移民局的一位官员表示。1959年3月至6月,淅川首次从淹没区应搬迁人口中动员8000余名青年赴青海省支援边疆建设(俗称“支边”)。至1960年春,动员“支边”青年家属约1.5万人迁往青海落户。
虽然没打移民的旗号,但“支边”事实上已经拉开了淅川移民的大幕。在随后的20年里,这种迁徙的脚步不曾停歇:
1961年6月,淅川县李官桥、埠口两区124米高程以下居民告别库区。多数投亲靠友,少数迁往邓县(今邓州市)。
1966年3月,淅川县首批外迁移民1.5万人奔向湖北省钟祥和荆门。
1967年11月18日,丹江口水库落闸蓄水。月底,马蹬以下被水淹没,两年后,淅川旧县城全部沉于万顷碧波之中。
1969年,国务院决定,将丹江口水库蓄水位提高到155米,新一拨移民大军开始涌动。
…………
至1978年,淅川一次移民基本结束,全县累计迁移人口达20.2万。这个数字相当于1957年该县人口的46.7%,占整个工程移民人数的53.6%。这其中,淅川对约一半移民采取自我消化,安置在本县内水库沿岸。